顯示具有 小撇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小撇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老花眼???????

1) 老花眼啊!老花眼!你這 “老花眼” 到底是個什麼東東啊?
2) 為什麼會有老花眼?一般人與主流醫學對它的認知是一致的嗎?
3) 老花眼是因人的老化而形成的嗎?還是,
4) “眼” 的老化才是形成老花眼的原兇?或罪魁禍首?
5) 老花眼可以預防或避免的嗎?還是,最多只能拖延它的出現?
6) 老花眼與近視一般也是種病況?可以獲得治療嗎?若無法治療……
7) 如果已經有了老花眼的現象,可以逆轉或去除它嗎?

表面上,這篇文章 “老花眼” 的標題後加上了七個大問號,接著,文章一開始也先列了七個相應的問題,其實這是非常嚴肅的質疑,而這些問題很輕易的就可延伸、擴張到二三十個不同的小問題。實質上,對一些會上來賢哥健康站的讀者們來說,這些枝微末節的詳細討論根本是無濟於事的。所以,只先簡略的談談主流醫學的一些觀點,然後才進入本篇文章主要想談有關貝茲醫師的論述了。


主流眼科醫學對 “老花眼” 的主要觀點:

一百多年以來,一般人對老花眼的看法已受主流醫學說法所誤導與污染,對老花眼的認知已是相當的一致,如果寧願繼續相信那一套說法,請便,就與他們一樣繼續戴老花眼鏡吧 …… 簡單說來,他們相信人到了中年的歲數左右,逐漸產生近距離閱讀或工作上困難的情況,這是人體機能老化的一種現象。主流眼科醫學認為中年以後晶狀體漸變硬化,彈性相對減弱,跟著睫狀肌收縮能力降低而致調節減退,近點遠移,故發生近距離視物困難,這種現象稱為老視,也就是通俗所稱的 “老花眼”

說白一點,主流醫學應該是認為,“老花眼” 是與人的 “生、老、病、死” 一樣,是每個人必需經歷的人生過程?也就是沒有任何人可以避免的?除非真的有人可以找到 “回春藥“?否則我們人人只好都認命了!接著,如果還以為 “理所當然” 的要繼續 “迷信” 主流醫學的講法,認為它是唯一可信並且是正確有關 “老花眼” 的論述?請便,還是同樣的一句話,就與他們一樣繼續戴老花眼鏡吧……下面的文章也不必再讀下去了……


賢哥以前當然也是迷信過主流醫學的講法,因而無可奈何的,當然未異與一般常人的,也曾戴過了 十六年 的老花眼鏡,呵!呵!呵!但是,至今卻已經有 九年之久 再也不必戴老花眼鏡了!為什麼呢?因為除了主流醫學的講法外,幸好還有……

貝茲醫師有關 “老花眼” 的觀點:

同樣的,一百多年前,貝茲醫師曾為上一段主流醫學的講法作了一些評論,請容許賢哥先濃縮並轉述他的說法。貝茲醫師曾說,任何一位眼科醫師行醫看過幾千對眼睛(並不需太多的年日,大約一兩年就夠了,除非生意太差是例外吧?),只要仔細觀察人人的眼睛與視力變化情況,而且肯平心靜氣的思考,就不可能不會發現上述的理論充斥很多無法自圓其說的現象,更是非常容易查覺到一些自相矛盾或不合理的論點!

貝茲醫師曾列出了一些可能的實例,反駁主流醫學的說法。賢哥剛開始寫文、教學的前幾年,那些例子只零零星星的遇過幾個,所以,每一次遇上有關 “老花眼” 的議題,在過去也只願零零星星的在文章中或回覆欄裏略略的帶過而已。

現在經過多年經驗的累積,這些實例賢哥本人總算也都一一的全部遇上了,而且,每一實例都曾遇上好幾位!有了這些實例的印證,現今決定用專題來談 “老花眼” 的議題了!因而會有幾篇有關 “老花眼“ 的文章與讀者分享。


略談改善 “老花眼” 教學經驗的成果:

貝茲醫師曾致力於視力改善的教學多年,第一位受益改善並去除老花的就是貝茲醫師本尊啦!類似他的經歷,賢哥本人學貝茲三原則的初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專注近視的改善,雖然近視改善的過程拖了幾個月才有顯著的進展,但是,老花卻是在一開始沒幾天似乎在不太注意的情況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也可能是因為當時並沒特別留意老花的變化,所以,現在回想起來,並無法確定到底是花了多少的時日?只能猜想說,若不是短短的幾天?最多就是一兩個禮拜吧?反正,再也不必戴老花眼鏡是件千真萬確的事!嗯?實在不敢再想下去……難道賢哥變得越來越年青?呵~~~有可能嗎?實情還不夠明顯嗎?


早期(2006秋 ~ 2008年底)曾受益於賢哥直接教學的親友,最初能夠快速改善視力問題的四位全都是曾受老花眼的困擾 ,他們改善神速,進而不必再戴老花眼鏡的日子分別是: 三天,三天,兩星期,四天;當時的年紀分別是: 五十五,五十多,六十多,八十六;性別則各為:  男,女,女,男!

除了第一位以外的後面三位實例,其實在過去的文章中早已提過了!假若是已忘記?或是未曾注意到?亦或根本就沒讀過以前的文章?沒關係!以後的幾篇文章中,將會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再提他們去除老花的經歷或小撇步以供讀者借鏡,或許就能幫助更多的人除去沒有必要的煩惱!

2008年一月開始寫文章 ,2008年十一月第一次在台開講座,過去的七年多以來,不論是一些未曾見過面讀者、網友,或者是一些上過講座的前學員,也不管是公開留言,亦或是私下與賢哥聯絡,所有回報、分享視力已獲改善的實例中,老花眼的去除是佔了很高的比例。

最有意思的,有一位千度以上重深度近視的中國讀者,另一位台灣有著中高深度的近視讀者,她們自己近視改善仍然只算是略有進步,但她們在短期間內,卻幫了家中的長輩,或身週的多位同事分別改善或去除了老花眼!這些實例已講的這麼明了,難到還要迷信(主流眼科醫學所說的)老花是無法避免的?更是條無法逆轉的不歸路?


但是,也別高興太早!在此有必要坦誠相告,同一時期兩年內的教學中,也有兩位女性親友,至今仍需戴老花眼鏡才能讀東西,也就是說,她們的老花眼仍沒去除掉!合起來,這六位全是賢哥 2008年底之前,還未出來公開辦講座,也就是私下教導的學員,因都是親友的關係,所以一直知道往後視力的進展!

不過,請放心!至少賢哥自認早已知道為什麼這兩位一直無法去除老花眼的原因?只要肯用心避開這些因素,自然就有機會像我們這些已成功的人一樣的拋棄老花眼鏡啊!



接著以下的幾篇,將會列出貝茲醫師曾提出的幾個實例,到時,每位讀者就可自行判斷,到底主流醫學的講法較合理?還是貝茲的講法才可信呢?更進一步的,當每一位在學了貝茲三原則之後,自己的 “老花眼” 也因而去除掉的話,哪就能更明確的認知誰是誰非了!不是嗎?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匯視(22):孩童與匯視(2)

這一篇,繼續來談 「孩童與匯視」 的論述!不過讓我們先來複習,前面這幾篇文章綜合性的重點,每一個人的一生裏,曾在 4 ~ 5歲 時有過美好的視力!主因是嬰兒在最初六個月的生命裏,除了一生下來時,立即或很快學到的哭丶呼吸丶吃奶丶睡覺丶排洩等等之外,最先學會丶學好的器官功能就是「貝茲三原則」的用眼方式!

天下的父母親幾乎沒人懂得什麼是貝茲三原則!可是人人都 很自然的教對嬰兒 的用眼方式!的確,貝茲三原則是 最自然丶最合乎眼睛結構及其功能。很可惜,現今的主流醫學已相當的偏激,把功能失調的問題當病來醫!

這樣思維的結果造成什麼現象呢?所專注的研究,似乎都是在找視力可能衰退的原因,依照貝茲醫師的說法,偏偏主流醫學所找到視力衰退的原因是錯誤的!難怪他們只能給予眼鏡或手術啦!而貝茲三原則卻是強調,視力良好的原因是什麼?只要能 恢復 該有的用眼方法,視力 自然 就會改善的!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匯視(19):不要指指點點!

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要指指點點!」(Don't Point (the Finger)!)是歐美文化裏,父母親丶老師們經常會使用到的教導事項之一。一般人都是很努力,而且也很堅持,不斷的教導這項公認的美好禮儀,卻未曾留意到所附帶的後果,就是造成學童視力開始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祖國台灣社會裏,對這項觀念可能還不太普及,可是不必丶也不能高興的太早!因為這種教導遲早也會被納入正規教育的項目之一,到時,學童視力開始衰退的年齡又將會更加的往下降!不是賢哥在此小題大做的提出杞人憂天的論調,只是不願在未來的一天,賢哥需出來說「早就告訴你們了!」(I've Already Told You So!)

有那麼嚴重嗎?哈!的確是很嚴重而且也是很嚴肅的!若無,也就不必浪費時間特寫這篇文章。相信讀完此篇的論述後,父母親們應該會開始重視這項議題,也不會再認為賢哥是在此危言聳聽!


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掃描大E字的果效

昨天有網友以匿名在眼睛與照相機(4)一文裏留言提問,內容主要是問到兩件事:第一,掃描大E字是否是賢哥所發現的?第二,它的用意是否與貝茲醫師所常提的"Read Snellen test card"有著異曲同工的果效?

由於每天都會查巡部落格的流量與網友閱讀流程,深知只有不到兩成的網友會去點閱留言,同時,要回答這位網友的內容,非常值得大家參考,尤其為人父母或國小的老師們,相信這些內容對他們會特別有意義,所以,就特寫此文而不是只在意見欄裏回覆。


「……掃描大E……是賢哥自己的發現嗎?……」哈!說真的,賢哥真的不敢確定耶!去年十一月在台的一場講座後,也有人問了同一問題,當時我也是無法具實以報,因為所讀過的資料太多了,這件事對賢哥而言是件小事,未曾太過於注意,所以,真的想不起來,到底是原創還是學來的。

回來後,也曾認真尋找可能的出處,但也沒收獲!就算已有人曾提過它的話,應也只是輕描淡寫而已,賢哥卻能很自信的,至少是將它加以延伸並加上更進一層的運用。總之,因為綜合了貝茲三原則,較廣汎並更深入的運用到「怡動」與「匯視」。

總歸一句,一切仍是貝茲醫師的功勞,賢哥對它的發揮若與人有助的話,最多只是沾了一點點的小功罷了!哈!謝謝這位匿名網友對這件事的好奇!(哈!不會是上次在台時問賢哥的同一位學員吧?)至於文章中曾提過的兩個小撇步,的確都算是賢哥的原創,但是仍因貝茲三原則所引發出來的,所以也不能太過於邀功!

為何我會想起那樣延伸的運用呢?最主要的就是與他的第二個問題有關。我也曾有近兩年的時間,一直無法體會"Read Snellen test card"(其實,那就是標準視力表啦!)的訣竅和精髓,心想光是素描標準視力表就能預防與治癒近視?

後來想通後,也一直不願丶也不敢直接介紹給國人,因為我個人認為國情不同,可能對我們非英語系的國家,光是素描標準視力表的效果不會太大,所以才抓住的它意義的精髓,而研發出了掃描大E字的方式,也就是他所提的,我對大E字用法的說明,乃是採自為要達到"Read Snellen test card"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沒想到,果真對我岳父來說是真的有效!他曾瞎了十年的眼睛能夠重見光明,最大的主因就是掃描大E字的!所以寫了一系列「瞎眼今得看見」的文章與大家分享!

對英語系的孩童來講,看英文字母是習以為常的事,因此光是掃描它們,就能達到匯視的果效!但是對我們來說,可能就沒那種較直接的感受!下意識裏,可能需加上一層的轉換或翻譯過程。所以,才一直以為不適合我們的國情,也所以為何一直遲遲沒介紹它。


視力表的設計,如果是用來幫助改善視力而言,像漢字(不論正體丶繁體丶簡化字等)就非常不合適的,因它們的字體都太繁雜了。換句話來說,好的視力表,它們的字體必需是大寫,且字型也必需較平滑的,所以不但小寫的字體不合適,連德文大寫字母太「花」了些也不合適的。

拖了一年多,有篇想寫卻一直沒寫的文章,那就是「貝茲醫師如何改善孩童的視力」,為何一直遲遲沒寫,原因蠻多的,但主要內容,其實都已在以前的文章中分散的提過了。

既然他提起"Read Snellen test card"的事情,我藉此也明說,到底貝茲醫師是如何教導小朋友們改善視力?又如何曾經有成千上萬的孩童會受益?其實他對小學生們集體的教導很簡單,可以更簡化的說,只有兩件事,一是:做掌療,二是:素描標準視力表。每天早上,上其它課之前,全班的小朋友集體的一起做10分鐘的掌療,外加3~5分鐘的素描標準視力表。最好在每天放學前,最後的一件事也重覆它們。一學期過後,八九成學生的視力都獲得改善!


因此在此鼓勵有幸讀到這段的父母或老師們,不妨先就照上述的兩項來幫助小朋友們的視力。萬一,光是素描標準視力表,若真的像我的猜想一般,不適合我們的國情的話,它當然可以用素描大E字來取代。但是後者可能太單調了些,不妨也可以用降低老花眼圖表來輪流交替使用。

以前我一直也不敢輕易的推薦小朋友們看「降低老花眼圖表」,深怕對他們來講會太繁雜了些,要他們學「通視」與「交視」未免太過分了罷?除了Golby老師外,在去年五月與十一月分別回台時,也有多人向我反應,國小丶國中的小朋友更是能夠輕易的看出它。所以,鼓勵大家不論老少都可好好的應用它。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球員兼裁判 - 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5)


因我一開始學「貝茲法」,若沒記錯的話,沒過幾天就嘗試白天裏一直維持著「裸視」,夜晚在家也是照樣,但夜間外出開車時,只是在有月光和良好的路燈照明時,才敢大膽的試試「裸視」。所以,在上面一篇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4)裏,我很坦誠的告訴讀者,在學「貝茲法」的前六個月「看不清楚」的現象仍是不停的跟著我,可以說我也曾經歷相當煎熬的一段時日才適應的,尤其最初的四個月,很多次都想放棄「裸視」

但是我還是堅持住了,每當遇上「看不清楚」的現象時,內心立即以「半杯滿」的心態來迎擊,的確就像上篇裏的建議一般,開始調整為正面的想法,只要(回到家,若是在外邊的話)立即作「賢哥式的掌療法」就能「一定會看的更清楚」,盡可能的放鬆自己,同時更加注意「貝茲法」所教的所有用眼好習慣。

學了「貝茲法」六個月後在2006年12月的驗光,我三項的視力「近視」「散光」「老花」都有著大幅度改善,(請參考「改進視力的自然療法文尾12/22/2008所加上的後記)。那時「看不清楚」現象雖然仍會發生,但嚴重性不但減輕很多,而且維持的時間也相對縮短,更重要的,次數與頻率也由經常轉為偶而。


所以,只要不牽扯到安全考量的情況下(譬如:開車操作機器等等,則不要超之過急),盡可能越早「裸視」越好。一開始時,總要經過一段適應期,假若你能把心情放鬆丶處之泰然,讓看不清的東西「隨它去」,不然就戴上眼鏡,絕不要硬瞪眼睛使盡眼力想要非看清不可!

當然這時最忌諱的用眼壞習慣,譬如:瞇眼凝視呆視散視等等,一定要排除,切記!切記!

「裸視」的確是練習所有「貝茲法」裏提過的各種用眼好習慣最好的時機,若已忘記它們了,不妨回去再讀以前所有文章裏所提過的例子,譬如: 眨眼掃描來回移動素描輪廓拼圖式的看法怡動丶匯視丶放鬆等等,當然也不要忘記第一小撇步第二小撇步的用眼好習慣。

時時處處要留意善用所有的「用眼好習慣」,這是「裸視」首要的心思意念,譬如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3)後記裏所陳述的例子,當陪家人一起去看電影時,心裏也不知是否能勝任的以「裸視」看完一場電影,為了不想浪費US$9元的門票,暗底裏把眼鏡放在夾克的內袋裏備用,萬一不行時只好把眼鏡戴上,心想不必要逞強,更不需要死要面子啦!

好在美國的90分鐘電影之前,有30分鐘的廣告加上預告片,那段時間裏,有足夠的時間,作了多次的深呼吸,讓自己靜下心來,不停的以拼圖式的方法適應那麼大的銀幕,畢竟這是自從學了自然療法改善視力以來,第一次上電影院,當然是有點緊張與徬徨,一開始時,的確是花了十多分鐘的練習與適應,總算這一切的準備沒白費工夫,接著的90分鐘電影 SLUMDOG MILLIONAIRE (貧民百萬富翁)竟可以順利過關,完全不需戴上眼鏡。

以前讀到「重新學習看」"Relearning to See" by Thomas R. Quackenbush這本書裏的一小段,提到「看電影」是個學習「用眼好習慣」的好場合,但從未想去試它,可能是自己太小氣怕白浪費錢,也沒親身體會過它,可能是自己信心仍不夠堅強,怕視力的進步還沒好到那種程度,哈!沒想到在家人的推丶拖丶拉的情況下陪他們去看了場電影,竟然應驗了「重新學習看」作者的述說,早知就該有「醜媳婦遲早要見公婆」的心態才是,不是嗎? 鼓勵大家不妨試試!

當然你可能會問到,就算「看電影」是個學習「用眼好習慣」的好場合,但我們總不可能天天用「看電影」來改善視力啊?何況不是說「用眼好習慣」應該是「Keep It All the Time and All Day Long」嗎?我們更不可能時時看電影啊?沒有錯,「看電影」只是個特殊例子,提出它只是希望能舉一反三的,抓住各種可能的機會來學習「用眼好習慣」

再談視力表的文章以來,我一直強調需用「視力表」來幫助察覺視力的改善,同時也能幫助察覺瞬間好視力現象的出現,尤其在衡量是否能多看幾行丶能維持多久?只有靠著「視力表」才會客觀,但「視力表」本身的用途,一旦明確「瞬間好視力現象」的出現後,對有些人來說,或許也會有「瓶頸」或「極限」現象的出現

原本是用來幫助你改善視力的好工具,一旦成為絆腳石,這時只好把它用來「素描」大『E』字就夠了。當然要繼續作「掌療」,但作後暫時不要再用「視力表」來量能多看幾行,也暫時不必再去量「瞬間好視力現象」能維持多久。

這時提出這個議題,似乎有點突然?一位曾參加去年11/29講座的學員告知,花了好幾個禮拜的時日,每天作一次二丶三十分鐘的「掌療」,好不容易的,才把「瞬間好視力現象」四秒鐘拉長到四十秒,可是又已過了好幾個禮拜了,一直未能突破這四十秒鐘的「極限」。雖然沒有明說,但字裏行間,我已能感到他心中可能的失望與無奈

首先我要恭喜這位學員,「瞬間好視力現象」已是很明確的發生了,所以視力當然已在改善中,是絕對不容質疑的!另外也要肯定他的確已學到「自然療法」的中心理念,不要用人為的方法強加執行,其結果可能就會適得其反。因為在未得到我的建議之前,他已作了很明確「順其自然」的決擇,那就是早已改成兩丶三天才測量視力表一次。

在此我要加碼,反正已有「瞬間好視力現象」的出現了,雖然每天繼續作「掌療」,但每當作完它時,乾脆把「測量視力表」的事暫時擱置一旁三四個禮拜,甚至一兩個月。現在開始改用其它較自然的方法,繼續學習「用眼好習慣」,也用來測試視力的改善。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新鮮的建議,只要用心點,你可能都已作到了,譬如,另一位學員hy改善視力的自然療法-貝茲法講座-通告意見欄裏的留言也提過類似的述說,「……有時走在路上也會“突然”清楚看到招牌上較小的字……」

不論室內或室外,找些目標,只要是經常身處經過的地方,近距離(十公尺以內)中距離(十到三 四十公尺)遠距離(五十到一百公尺)更遠距離(百公尺以上或更遠的)等等,各選些顏色較鮮艷的東西,當然各種字體圖案路牌樹木建築物等等皆可,只要可看出輪廓即可,並不一定須能看得很清晰的。

這兩年多來,我就是一直有十來個不同距離的目標,由於有著不同的顏色丶大小丶型狀丶距離等等,這樣的選擇達配,較不易造成心理單調的反應,因此也較不易造成心理疲乏而無法放鬆,希望能夠試試,或許也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幫助,總之,這也是能幫你肯定視力已在改善中現象。


再延伸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2)文裏所提到的例子,這位友人1/21打來的第一通電話,談話中讓我簡單的瞭解到,她只讀了去年十二月及今年一月所登的幾篇文章,在未曾經由我親自的教導和鼓勵,她只學了掌療「素描」大『E』字,也很快就主動的開始早上起床後「裸視」一兩小時,由於自覺視力改善不少,所以高興的打來電話致謝與分享。

想起電話裏,她所陳述的一些細節令我深感納悶,其中談到用眼壞習慣時,「瞇眼」竟參雜在她的學習操作裏,所以過後的兩天中,曾打回去五次的電話,問清她視力改善的來龍去脈,才知她不知如何丶也未曾去看過以前的舊文章。即時的糾正,讓她在往後的日子,又有了更加的進步。

幾天裏高興的開始告知些她外地的友人,也請他們上網看我的文章,真希望他們也能改善視力,尤其若能去除老花眼,更是她的朋友們所急要的。1/25下午,此地台灣同鄉會新春聚餐見面時,她一直很興奮的告訴丶分享與會的人,那天是25年來,第一次從起床後一直沒戴眼鏡已長達七丶八個小時,而且一點也沒覺得有什麼「不順心或不如意」的感覺。

今天(2/16)下午,為了寫上面這一小段,特地打了個電話,問及她視力改善的近況?首先很失望的告訴,她今早坐著先生開的車子外出一趟,前一陣子「裸視」可以看得很清楚的一些景物,竟然非常模糊不清,急著想知道是否學習出了差錯?是否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

首先安撫了她心中的焦慮,說明這是視力改善過程中,幾乎無法避免的現象之一,再次提醒她,上篇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4)文章裏的一小段警語「每天視力起起伏伏的幅度會拉大,時好時壞的視覺可能會較為顯著」,並且告訴她下次再發生時,一回到家立即作「掌療」舒緩突然又看不清的現象。

得知今晨的現象是正常中的一環,馬上又很興奮的告訴我,這一陣子,已有好幾次「瞬間好視力現象」特別的明顯,而且時間也持續很久,更令她感到心曠神怡的是,當時清晰明亮的程度都是前所未曾經歷過的。哈!讀者們,我這位70歲的友人已進入視力改善的「臨界期」了,詳細的解釋等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7)~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13)再來述說。


總之,上述的例子,都在述說一些「視力已在改善中」的可能現象,這也都是「裸視」才能享有的,但是若你近視的度數在三百以上的話,一下子就「裸視」當然是不切實際的,下篇就是要講如何處理丶降低度數才算最合宜。




2009年1月28日 星期三

球員兼裁判 - 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3)

在繼續寫有關 「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 的文章之前,在此要插入一篇 「觀念」 性的說明,以便用於下一篇文章裏的述說。

什麼是標準視力?

嚴格說來並沒有什麼是真正所謂的 「標準視力」 可言,不論是 美國 通用的 20/20,或是 台灣丶日本 通用的 1.0 的度數,其實這只是一般被採納的一種數據,它的本身並沒有什麼 標準性丶神聖性 可言,純碎是 隨意丶湊巧 所造成的 「標準」 而已。

荷蘭眼科醫師史奈倫(Herman Snellen)1862年,在製定所謂的 「正常標準視力」 時,剛巧當時診所裏有一位視力最好的助手,能輕易的看清 20英尺 (約六公尺) 外的黑色 大寫 E 字 (高和寬度各為3/8吋)。 史奈倫醫師也認為,如果一般人也有這樣的視力,哪在日常的 視覺功能 上是相當 順適丶方便 的,因此把這樣的視力定為謂的 「正常標準視力」 20/20。噢!對了,20/20 是指 單眼 的視力,不是 雙眼 的,以下會舉例說明。

假若一個眼睛的視力在驗光後,被認定有 xx/yy 處方的視力,這裏面的 xx yy 兩個數字代表什麼意義呢? 簡單的說,具有 xx/yy 處方視力的眼睛在 xx 尺 外所能看視力表上到最小的字,同樣大小的字,具有 20/20 視力的眼睛在 yy 尺 外就能看得很清晰。為了方便來解譯,就用固定的 20尺 來說明。

既然 20/20 一向被 誤用為正常的標準視力,先就用這個當例子,一個具有 20/20 視力的眼睛,站在距離視力表 20尺 處能看到最小的字是 3/8 吋的大 E 字,再小點的字就看不清了,哪比 20/20 視力差的眼睛只能看清較大的字,可是若有 比20/20 視力還好的眼睛,不要說3/8 吋的大 E 字 能看得一清二楚,連更小的字也照樣可看清的。

有人的視力較差,站在 20 尺 外,史奈倫視力表 (Snellen's Eye Chart,也就是 再談視力表 所介紹的 裏只能看到 最小的字是 11/16 吋的大 E 字 (高和寬度各比 3/8 吋的約大上一倍),這樣的視力被稱為 20/40,同樣的字對一位 20/20視力的眼睛而言,站在 40 尺外,雖已看不到 3/8 吋的大 E 字,但卻可看到 11/16 吋大的。

相反的,有些視力比 20/20 還要好,在 20 尺 處能看清比 3/8 還小的字,譬如3/32 吋的大 E 字 (高和寬度各比 3/8 吋約只有 1/4 的大小),這樣的好視力被稱為 20/5,連被稱為有 「正常標準視力」 20/20 的眼睛都必需移 近到 5 尺 處,才能看清呢! 所以在本文一開始時,賢哥會強調沒有真正的 「標準視力」 啦!仍堅持有所謂 「標準視力」的說法,幾乎是無稽之談!


上面這段說明的主要內容,已在 去年 11/29 的講座裏 與參加的學員分享。 哪為何在一系列 「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 的文章之中,要討論 「什麼是標準視力?」呢? 當然對一些不信自然療法的人,就讓他們繼續去信那所謂的 「標準視力」,因每當去配眼鏡時,主流西醫的眼科醫師或驗光師,都會盡可能的幫你配一副兩眼都近 20/20 的眼鏡,互相之間都覺得是 「矯正視力」了,結果就是皆大歡喜。

但我們這些想以自然療法改善視力的人,在學習過程中,首先當然要盡早學到,貝茲三原則裏所提到的各種用眼好習慣,另一方面也要盡可能的去除壞習慣,但也不要忽視,必需同時也要去除一些沒有必要的 「心裏壓力」,那些就是從主流西醫眼科醫師所傳講的一些錯誤觀念所造成的,尤其是那所謂的 「標準視力」了。

簡單的說,只要能不用眼鏡就能 「功能性」 的達到用眼目的,對賢哥來講就是達到自己的 「標準視力」。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你就會明瞭賢哥在講什麼? 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1)瞎眼今得看見(1) 裏提到的 「小撇步」 的確幫了幾位有老花眼的親友。

大部分的人,在一到兩個禮拜裏,就開始會經歷 「瞬間好視力現象」 ,可能頻率和維持時間都還不儘理想,但一定要以 「球員兼裁判」 的立場,替自己視力的進步加以肯定,這時視力起伏的幅度蠻大的,且不很穩定,整個過程是在 「動態」 (Dynamic) 的方式中 進步丶改善

所以在沒達到視力改善 「臨界期」 前,盡可能不要心急而太早跑去驗光,一般的結果只會造成你的大失望! 下一篇將提到,在進步中所會遇到的一些困難,心理上這些問題就夠難應付了,何必再浪費時間與精神去理會,實質上根本不存在的 「標準視力」 了。

講更白一點,只要是 主流西醫眼科醫 學有關 「視力」 的論述,都可完全拋棄不必理它們,免得徒增困擾。不論是否真的 知道丶瞭解 視力衰退的原因,對於是否能真把 「貝茲法」 學好並沒太多關係,所以在這幾篇 「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 一系列文章裏,跟賢哥一起來學習以 「球員兼裁判」 的方式來偵測自己的視力是如何在進步中。




後記:1/28/2009 下午 11:15

上面文中有句 『……只要能不用眼鏡就能 「功能性」 的達到用眼目的……』 是指什麼呢?

用實例來說明,或許會更為恰當。 自從 1962年10月 開始戴眼鏡以來,每當在電影院看電影就非戴眼鏡不可,否則無法欣賞銀幕上的內容。 今晚第一次 在電影院看電影可以不要戴眼鏡,前一次看電影已是 四年半之前 了,看了 耶穌受難記,當時若沒眼鏡的話,根本無法看的。又由於今晚的是個 印度片 SLUMDOG MILLIONAIRE (貧民百萬富翁),中間若有用 印度語對白時,就有串插英文字幕(位置不固定,變來換去的)翻譯,哈!照看,一點也沒問題。 真是太高興了!

這就是 「功能性」 的好視力啦!

2009年1月15日 星期四

Relaxation - 眼肌全然放鬆法(1)


兩丶三個禮拜以來,整個的思路都是集中在,如何把「摀眼掌療」很詳細的解說出來,讓讀者都能享受到它的益處。 一系列的文章裏,不外乎是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也就是從觀念丶方法丶姿勢丶心思意念丶想像等等,來幫助讀者能夠達到全然放鬆的程度。

自從貝茲醫師一百多年前提出「貝茲法」後,絕大多數視力獲得改善的受益者,都會強調「摀眼掌療法」是最大的功臣之一。若沒學會正確的「摀眼掌療」作法,那視力改善的進展幾乎很難突破。不可否認的,有些人就是無法學會丶學好「摀眼掌療法」,因而也無法達到它所帶來的好處。

所有自然療法裏提到的建議,不論是「貝茲法」領域以內的或以外的,每樣的方法或建議,就算單獨的作它,對眼睛疲勞或多或少都會得到適度的舒緩,有些也可預防小朋友們視力的衰退,已衰退的人或許也可停止度數的加深。但想用它們來改善視力,幾乎不太可能,為什麼?

曾被提過而不直接屬於貝茲法領域的,大約包括休息閉目摧眠睡覺瑜珈氣功按摩穴道舒壓眼球運動伸展操丶護眼操等等屬於貝茲法領域的有眨眼眼睛不停的動掃描來回搖晃式(怡動)的看拼圖式(匯視)的看深呼吸放鬆掌療等等。

為什麼上述每項單建議方法,單獨操作時都只可暫時性的舒解眼睛的疲勞而已?而幾乎無改善視力?甚至連貝茲法的掌療,如果也只做「應急式的掌療法」的話,也很可能落入同樣的下場?其實,再次復習「摀眼掌療」的真諦和整個貝茲法的中心理念,就能知道原因的。

首先,至今賢哥仍無法找到其它的方法,可以像貝茲法裏所建議的長時間的「摀眼掌療」,能讓你的 「身」「心」「眼球」「眼肌」和「眼神經」得到全然放鬆的程度,而且是「意識型」的,如此學來得來的全然放鬆才有可能延伸成為「下意識型」的用眼好習慣,同時進一步的改善視力。這也是貝茲醫師一直強調的,新的用眼好習慣要延伸成為「Keep it all the time and all day long」。


這一篇所建議的「賢哥式的眼肌全然放鬆法」包含五個成分,其中的每一個成分都不是新鮮事,都是現成的,也都在上述的各種建議方法裏提過的。最大的發現是,嘗試著將這些成分「匯整」並配合貝茲法裏「摀眼掌療」的理念和內含,不但可以達到 「摀眼掌療」 的目的,也將整個操作簡單化

最大的優點是容易學對並做好它,尤其,對一些至今仍無法學成「摀眼掌療」的人來說,一定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唯一最大的缺點是,全然放鬆的程度會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現象,也就是太容易形成「打瞌睡」甚至真的睡著的現象,那就失去意識型」放鬆的用意。

由於沒跟岳父事先預警,所以他頭兩次都全然放鬆到睡著。 可是,告訴他必須警醒不要睡著後,每次還是照樣睡著。不過他還是挺滿意這個新方法第一,他承認過去一個多月以來,雖然知道「摀眼掌療」對視力的改善是有益處,而且每天仍認真做兩次各二十多分鐘「摀眼掌療」,但卻做得很辛苦很勉強甚至是很不得已的,然而他卻很樂意做這個新方法。第二,他自己覺得這新方法所帶出意識瞬間好視力現象」維持得比「摀眼掌療」來的長久點。

做到睡著,照理瞬間好視力現象」的成果應會打折扣的,哈!很顯然,他的「摀眼掌療」並沒完全做對,也沒有達到意識瞬間好視力現象」該有的表現。不過,一位86歲的年長者,已由「很勉強」變成「很樂意」的做是值得肯定與嘉獎的,當然不能再有任何苛求,不是嗎?

至於賢哥自己,一個禮拜以來已做了十幾次,雖然也很刻意的保持警醒,不瞞你說,平均每兩次裏就有一次還是睡著的。每次睡著後的瞬間好視力現象」當然是沒有比保持警醒時的來得好,所以再次強調提醒各位意識型」放鬆的重要性。已很認真的思考尋求一個「小撇步」是否能輕易的維持警醒不致於睡著,至今仍不得其解!如果任何一位能想出一個妙方,請能告知,不勝感激!


現在先提「賢哥式的眼肌全然放鬆法」裏的五個成分「閉眼」「眼罩」「合適的椅子」「特別的姿勢」「心思意念」。本文裏只簡單介紹它們的內容,等下篇眼肌全然放鬆法(2)再加以詳細說明,並如何「匯整」它們,以致可以與貝茲法的「摀眼掌療」達到異曲同功的效應。

(1)閉眼:以前或許也常閉眼,但一般人最多只不過做到「閉目養神」的程度而已,能達到舒解眼睛的疲憊就已很不錯了。如果能加上「眼罩」「心思意念」意識型放鬆,如此才有可能進一步的進階到全然放鬆的境界,這也可能是「失之毫里差以千里」最好的寫照吧!

(2)眼罩:戴上一個深色的雙眼的眼罩,就是要增加隔光的效果,當然也就是要替代「摀眼」所帶來的效應。 可以用深色的毛巾對折兩次來替代,但較不方便,也可能會漏光,整個操作效果可能會打折,所以鼓勵買個雙眼的眼罩吧!

(3)合適的椅子:雖然每個人的家裏都會有椅子,但它的型式卻需要些考究,才能達到最高的效益。最重要的是椅背的高度以及椅背頂端的結構必須合適,首先,椅背的高度是以坐下時剛好是肩膀的高度最合適,差一丶兩吋還算容易調整,但是若太高或太低時則需另外考慮。頂端的結構是以木頭塑膠金屬硬式的材料最佳,厚度不要超過一吋為準,所以沙發式具有四~六 吋的椅背並不合適,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椅子兩邊有椅把最佳,否則效果也會略打折扣。

(4)特別的姿勢:說開了也許你會以為這並不算太特別,因為表面上,它的確是一般人常用來坐在椅上休息甚至打瞌睡時的姿式。但是配合了「合適的椅子」,可以進一步的作到「穴道舒壓」的特別效應,等到眼肌全然放鬆法(2)就會瞭解賢哥所說的是什麼?

(5)心思意念:這項「意識型放鬆法的操作是整個「賢哥式的眼肌全然放鬆法」裏的精髓,更也是貝茲法「摀眼掌療」的精髓。所以,嚴格來說,這個新方法並不是完全「取代」「摀眼掌療」,而是在「姿勢」上來代替「摀眼掌療」的困難操作部分。也就是說摀眼掌療法(4)裏的「賢哥式的掌療法」所強調用「心思意念」來學習全然放鬆仍然保留住,但所需關注放鬆的16部分至少縮減到一半而已。


上述的五個成分,雖然只是簡介,但相信你已猜到「賢哥式的眼肌全然放鬆法」的輪廓了,但不要太早下定論,希望你有耐心試學下一篇眼肌全然放鬆法(2)的細節。至於我在摀眼掌療法(8)裏所誇口的創舉,是否有好到那種程度呢?或許只是嘴巴說的太快丶太吹噓了點,最後還得等大家試了後,來個合理的評論吧!雖然每位已試過的回應都很正面且很滿意,但畢竟人數是少了點,至今只有四人試過而已。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Relaxation - 摀眼掌療法(3)


這兩篇要談的主題是 “眼睛” 與 【心思意念】 上的全然放鬆,本篇先談 “什麼是全然放鬆” 的現象?下一篇再來談 “怎樣做” 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全然放鬆果效?

什麼是全然放鬆:

【瞎眼今得看見(2)】【瞎眼今得看見(3)】 【瞎眼今得看見(4)】 等 三篇文章 裏都提到一個 “瞬間好視力現象”,它的英文名詞是 Flash,這是指當眼肌很明顯的全然放鬆時一瞬間裏視覺會突然變得很明亮丶清晰。

賢哥特地把 【瞬間好視力現象】 分成兩大類,至少自己並不記得,是不是已有人提過類似的分析與說明?一種是在 “下意識” 的情況下所發生的,另一種則是 “刻意” 操作去放鬆眼肌丶眼神經後所發生的。後者就是在 【摀眼掌療法(1)】 裏曾提到的 『……每次作完掌療後,視力的現象上應有些改變……』。

“下意識型瞬間好視力現象” 在剛開始學貝茲法的初期,幾乎是可遇不可求的現象,尤其,視力嚴重衰退多年的人,更是很少經歷它的發生。起初,“瞬間好視力現象” 最多只維持短短的幾秒鐘,發生的次數是少之又少,所以不太容易察覺它的出現。過了一段時日,當貝茲法的學習已進入情況,而且不斷認真的在改變用眼好習慣,只要心思稍微細膩丶觀察稍微敏銳點,你就會注意到這些 “瞬間好視力現象” 的出現。

由於我們無法直接控管丶操弄這種 “下意識型瞬間好視力現象” 的發生,所以不必要花時間丶費精神的想去追求它,該來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刻突然出現,也就是說,在認真學好丶學對貝茲法後,極可能享有的驚喜吧!請參考 hy 【改善視力的自然療法-貝茲法講座-通告】 意見欄裏的留言,以及賢哥的回覆。

hy 說到 「……我自己的經驗是 flash 不只在掌療之後發生,有時走在路上也會“突然”清楚看到招牌上較小的字。不過我的 flash 幾乎都在眨眼一二回之後即告消失,……」 賢哥回覆的重點是正面丶是肯定的,開始時只維持短短一瞬間的幾秒鐘 (不然怎會叫它為 “瞬間好視力現象” 呢?) 沒關係!這是好的開始,不要急,也不要失望,遲早這種“瞬間好視力現象”會延長它的持續時間。

特意操作去放鬆眼肌丶眼神經後,應該會產生“意識型瞬間好視力現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摀眼掌療”了,其它的一些方法也可很可能產生“意識型瞬間好視力現象”,但它們就沒像摀眼掌療所帶來的那麼明顯的果效啦!

這些其它的方法是:

(1)【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1)瞎眼今得看見(1) 兩篇裏所提到的 “小撇步”,也就是將所讀的東西,拿在手上輕輕的晃動,眼睛要放鬆並且跟著輕微的晃動。

(2)【眼睛與照相機(4)瞎眼今得看見(2) 裏提到的 “(I)練習看 E 字:素描輪廓-……”。

(3)【眼睛與照相機(5) 裏提過的 “拼圖” 式的看法。

(4) 多處提過的 眨眼 及 “來回掃描” 等等。


再次提醒! 一定要去下載並印列 再談視力表 裏的視力表,養成習慣經常看它,你才能明確的知道自己進步的情況,否則一切只是像瞎子摸象似的,可能全憑猜測而已。 當然,最好的是也常做 “能看清視力表的幾行字” 的記錄,這些包括: 睡前丶醒後丶掌療前丶掌療後等等的視覺情況。同時記得,也把做掌療及 “瞬間好視力現象” 維持的時間記錄下來,以做參考。一段時日後,這些都將成為“自我肯定”和“自我鼓勵”的最佳憑據。

請注意!“瞬間好視力現象” 是一瞬間裏,視覺會突然變得很明亮丶清晰。不是只有 “明亮” (Brightness) 而已,必須達到 “清晰” (Clarity) 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


任何人,只要閉目丶摀眼丶或身處黑暗處一段時間,突然睜開眼睛或進入光亮的地方,由於已放大的瞳孔一時還來不急收縮,都會覺得特別的 “明亮”,但只有經過刻意的將眼肌全然放鬆後,才會達到 “清晰” 視覺的效果。

這也就是為什麼單憑 “睡覺” 不見得能把視力恢復的緣由了,一般視力嚴重衰退的人,平時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繃緊眼肌丶眼神經?更是不可能會知道如何去放鬆它們,醒的時候是怎樣下意識的繃緊眼,睡時幾乎也是照樣如此,就算有所放鬆,程度也是相當有限的。

為此,賢哥經常跟戴深度眼鏡的友人開玩笑,建議他們睡覺時最好也要戴眼鏡,試想,平常醒的時候若沒眼鏡都已是“視茫茫”了,睡覺時更會是“眼朦朦”的,免得作夢時看不清丶跌床丶撞牆等等意外的發生,還是戴著眼鏡較為妥當!雖是玩笑話,但是所要傳達的信息是,平常醒的時候,若已經有了根深蒂固丶下意識的用眼壞習慣,也就是把眼肌丶眼神經都繃得緊緊的,睡覺時,下意識裏也別渴望它們會鬆弛多少?

幸好,一旦開始學習刻意的去做放鬆眼肌丶眼神經的操作,只要勤快的丶經常的去做它,不論它本身的成效如何丶視力是否已有明顯的改善丶新的用眼好習慣是否已養成為下意識的運用?首先你會發覺,畢竟「睡覺」也會幫助你改善視力的,所得到的成果就是,醒後開始也會有 “瞬間好視力現象” 了。怎麼會知道?記得睡前丶醒後養成看視力表的好習慣,很快的,你就會察覺到它的確是發生了。

這次回台時,已認識了二十多年的牧師友人,兩次跟賢哥提起,這半年以來視力進步了很多,他是與這一系列文章裏,多次提過的 T老師 一樣,曾上過幾堂賢哥在三月時教學的 “視力自然療法” 課。逗笑的問他若沒重新驗光丶也沒換眼鏡,怎知道視力進步呢?

原來在沒學到,應該不時放鬆眼睛的貝茲法前,每早一起來,立即必需戴上 500多度 的眼鏡,否則就因視茫茫的,連平常起床後該做的一些瑣碎事,都會不自如丶不順手的,現在完全不一樣了,除非是立即要看讀東西或出門開車上路,早晨醒後的半個多鐘頭,都可以不要戴眼鏡,仍然是可運作自如的。

賢哥自已的經歷也是大同小異的,最初醒後的 “瞬間好視力現象” 只能維持兩三分鐘,視力表可多看清一兩行而已,漸漸的增加到五分鐘,然後是十多分鐘,再多點就是半個多鐘頭。假若前一晚,曾做過 20多分鐘的掌療,隔天早上的 “瞬間好視力現象” 甚至可維持長達 90分鐘,且視力表可多看到三四行以上呢!不過,這已是兩三個月後才出現的。

提出這兩個例子,就是要告訴你,只要認真的學好丶學對摀眼掌療,懂得怎樣刻意的去放鬆眼肌丶眼神經,它的好處很快的就會呈現在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的成果上。直接的表現就是在摀眼掌療後的“意識型瞬間好視力現象”,它的維持時間會漸漸的拉長。間接的,“下意識型瞬間好視力現象”也會跟著改善,一方面頻率增加,另一方面維持的時間也是會漸漸的拉長。

如果你的視力衰退是較嚴重,五丶六百度以上 的近視,或者是較輕的 一丶兩百度 而已,但卻已戴了 一丶二十年 眼鏡的話,一開始時的摀眼掌療成果會令你很失望的,“意識型瞬間好視力現象” 可能只能維持 短短的三丶五秒鐘 而已,但不要氣餒,只要你的方法是對的,它的成果一定會改善的,相對的,你的視力也會跟著改善的。

漸漸的,“意識型瞬間好視力現象”才會增加到十來秒,再由短短的幾分鐘,增加到幾十分鐘,甚至最後會增加到幾個鐘頭的。不要急!按部就班的經常操練,兩丶三個月後,你會發現所擺下的時間絕不是白費。 賢哥自己的經驗也是這樣過來的,從剛開始時只維持了 三丶五秒鐘,慢慢的改善,兩丶三個月後,就常享受到維持兩個半鐘頭的成果。總之,不是一蹴可幾,當然,上述的「摀眼掌療」,都是指每次做 20分鐘 以上的作法來講的。

同樣類似的例子,是 hsine改善視力的自然療法-貝茲法講座-通告 意見欄裏的留言,也是從 『……我只有3秒. …… 我則看第六行10秒』 改進到 『…… 我則看第六行23秒,一週進步一倍,若從11月29日算二週則進步8倍,幅度算很大,……』」。

千萬不要依循,絕大多數其它中文網站上的建議,他門的建議大多可能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傑作,幾乎是千篇一律的說 每天做10來次,每次只做5分鐘 即可。簡單的說,賢哥的建議是,寧可一天只做兩次,每次做25分鐘,一樣總共是花50分鐘,卻不要每天做10次,每次只做5分鐘,那將會是事倍功半的。下面幾篇文章裏,尤其在 摀眼掌療法(7),賢哥會再更仔細的來談這個議題。

萬一,你已連做了一兩個禮拜的摀眼掌療,“意識型瞬間好視力現象” 卻仍然一直只維持三丶五秒鐘,那你可能需要再次詳讀上一篇 摀眼掌療法(2) 有關姿勢的調整,省察是否姿勢上仍有改善的空間,然後也仔細學好下一篇 摀眼掌療法(4) 有關 『怎樣做才會達到全然的放鬆?』 的說明。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瞎眼今得看見(1)


12月1日接近中午時,正在為一篇文章忙著打字,突然接到內人從岳父家打來電話。一開口就急著說,剛剛發生一件極奇異的事(An amazing thing just happened),急著想要立即跟我分享,由於岳父家裏中午家裏將會有兩位來客,不能詳談,只有等下午再告訴細節。

原來內人在另一個房間才幾分鐘,聽到岳父自己一人在客廳,大聲唱起「奇異恩典」的詩歌:「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 句子結尾時,還重覆了『瞎眼今得看見』幾次。

這件突發的事情,我內人已另文奇異恩典--瞎眼者能看見,寫了關於那十多分鐘所發生過程的見證。我將撰文,述說整個重見光明事情的背景與後續的演變。

我的岳父11月才過了他的86歲生日。他的右眼,十二丶三年前曾動過雷射手術,過後視力不但沒能恢復到手術前的光景,更是在兩年之內急速惡化,幾乎完全看不到,也就是說,在視覺的功能上,他的右眼是已『瞎』掉十年了。替他動刀的這位眼科醫師,還被宣稱為台灣屬較高段的名醫!結果她判斷我岳父的右眼瞎掉是『不歸路』,是『無法避免』的老化,

過去兩年四次回台,都曾試著教他「貝茲法」,可惜他一直未能成功的學到要領!曾試著教他輕快的「眨眼」,他最多只能做到用力擠眼;曾試著教他輕輕閉眼,他卻只會做成「瞇眼」,也是無法全然放輕鬆; 也曾試著教過他「掌療」,可是不論怎樣調整手掌,他還是無法遮住光線。

這半年來,唯一仍能使用的左眼,視力也很明顯的加速退化,常在電話裏提起,萬一,有一天這個眼也看不到,該怎麼辦呢?找過眼科醫師,他們只能說,這是老化的現象,無法避免,也無法挽回!過去的幾年每次回台時,都會帶三丶四學「貝茲法」時,還有那些困難?一文裏所談到的護眼「補助品」(Supplements),但是這些似乎對他也產生不了任何的幫助。

所以這次回台,我只好選擇比「眨眼」還更簡單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岳父做到「怡動」的功效,最後當然希望他能達到全然「放鬆」的境界,才有可能避免因為眼目發直,不能看見」的惡果。這方法已在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1)一文中提過,也特別在11/29那天的講座中示範過。

那就是把所要讀的東西拿在手上,放在胸前並離眼睛約三丶四十公分處,而不要攤在桌面上或擺在任何固定的架子上。拿在手上的東西,可以輕輕慢慢的晃動,或者是左右晃,也可上下晃,就是儘量不要前後。晃動的幅度或距離不必太大,一兩公分就夠了,主要的用意就是能讓眼睛「放鬆」

這是我這一系列文章裏,自己想出的第二個「小撇步」。雖然是個簡單的「小小動作」,對改善視力來說,卻能與搖晃視窗軟體有著異曲同工的驚人果效!所以請不要輕忽它,而是把它變成為你讀書丶看報紙等的「習慣動作」之一,它會帶給人意外的視力改善,很可能在短短的幾天內就會呈現。

剛開始作這晃動時,若眼睛繃的太緊,晃動的幅度或速度太大的話,容易造成頭暈,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應。所以眼睛和頭也要輕輕的隨著同一方向晃動,同時也要特別注意的,不要因所看的東西在動,就很緊張的把眼睛繃得更緊的這是一般人對動的東西所作出下意識的直覺反應,因此一定要學習「放鬆」

這也就是為何我要寫動!動!動!萬物都在動!」丶「動!動!動!心思意念跟著動!」丶「動!動!動!活潑孩童最愛動!「暈車,暈船,暈機與視力衰退」等的文章,來提醒大家,對『動』的關念與反應都必需重新調整,改善視力才會有成效的。

剛回到台灣,11/12一大早見到岳父時,立即就教他上述的「小撇步」,過後的幾天,他很認真的在用這新學來的「習慣動作」11/16主日聚會時就已注意到,不必別人的提醒,每逢唱詩或讀經時,他都能自發性的晃動起手上的詩歌本或聖經,見到高齡的岳父肯認真學項新習慣的態度,實在令人感動與敬佩。聚會一完,他立即很興奮的跟我們分享視力改善的成效,原來在剛剛的聚會中讀經時,突然能看到聖經裏偶而串插的小字,這是十多年來第一次的現象


哇哩咧!才四天耶!接連過後的兩個多星期裏,也不停的向我們述說他左眼視力改善的進展,很多以前看不到的或看得很吃力的,現在都能輕易的看見了。半年來,唯一能用的左眼越來越模糊,視力越來越衰退的現象與擔心,似乎是一掃而空,同時,我也注意到他的眨眼也比以前輕鬆多了。

近三個禮拜左眼視力的急速改善,緊接著,瞎了十多年的右眼突然重見光明,整個事情的演變過程,都會令有心想學貝茲法改善視力的人,深感士氣的鼓舞。下篇文章再繼續分享其它的細節,這些都與視力改善息息相關的實際經歷,相信也都能幫助,所有想以自然療法改善視力人的信心。






2008年10月27日 星期一

球員兼裁判 - 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1)


任何人一旦開始學習自然療法改善視力,最急迫的事就是隨時想知道「視力是否在改善中」。若毫無感覺的話,常常就會失望,甚至就此放棄!為了使讀者瞭解到可能的進展情形,將以一系列「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為題,來述說可能會經歷的過程。

一般說來,當你發現視力衰退,第一次覺得須配眼鏡,或者已戴了眼鏡,度數加增到需再換新的眼鏡,找了眼科醫師或驗光師,替你量了適當的度數,可能一兩小時,也可能一兩天,拿到了新的眼鏡,一戴上去,哇哩咧!「馬上」看得清清楚楚的,也挺滿意的。這就是我們一般人對矯正視力的觀念!

其實,配副眼鏡戴上了它,並沒矯正人的視力,只不過是個人工的器具,掩蓋並抹煞人原本具有的自療能力,這自療能力是創造生命的神,擺在每個人身上的,不論是否信祂,都能享有「普遍恩典的一部分。

對賢哥來講,眼鏡只是外加的累贅罷了,硬是要用人工的方法,不去尋求自然的本能,是種自討苦吃的便宜行事。試想,人的筋丶神經或肌肉扭傷了,都可自然恢復,骨骼斷了,上了石膏借用枴杖的輔助,幾個星期後就可自然接合。為何眼肌和眼神經的傷害是不能呢?

學習自然療法改善視力,最終極的目的是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不必要戴眼鏡,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這樣視力改善的最後成果,當然,是可以被眼科醫師或驗光師量出來,證明你視力的改善是確確實實的現象,不是只有「心理作用」一廂情願或自我解嘲的想像而已。

我們視力的衰退不是一日造成,是經年累月漸漸累積而形成的,所以,想靠自然療法改善視力,很少的人會「馬上」享受到成果。在改善的過程裏,心態必須有些調整,不能期待以「配眼鏡的方式」來思考,否則會造成氣餒而中途作廢。

當你已開始運用些「貝茲三原則」,不論學會及改變了多少,以前用眼的壞習慣,只要已在進行中,多多少少,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至少不會繼續惡化,只是你不容易察覺吧了。

為什麼?很可能,你仍是用配眼鏡的方式來衡量,也很可能觀察的不夠細膩,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剛剛開始改善的初期,改善的程度是很微妙(Subtle)的。

這微妙的改善初期,過了一段時期後,可能是幾天,也可能是幾個禮拜,甚至是幾個月,接著就會經歷一段視力改善的「臨界期」

在這之後,視力改善就會開始大幅度的呈現。什麼是視力改善的「臨界期」?這是賢哥首創的名詞,用來形容視力改善過程的一些綜合現象。

至於怎麼細膩的觀察到,視力的改善已在進行中呢?什麼是視力改善的「臨界期」現象呢?又如何察覺它呢?這些都須等以後一系列的幾篇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2)」~「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14)裏,上貼時才會詳細告之。

視力改善「臨界期」現象的說法,是上個月在住在地一場「講座」後,綜合了些學員們的提問,才歸納成的構想,內容的細節,其實在所有以前的文章裏,都已片段不停的提過,唯一不同的是,至今還沒把它們擺在一起而已。

這種講法在部落格公開上貼前,將首先送給十一月分,在台改善視力的自然療法-貝茲法講座現場的學員。

雖然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2)仍暫不上貼發表,但以下分享三項,在這個月發生的實際例子,相信也可提些實質的幫助。


第一,在『搖晃視窗』的好消息為何視力仍未改善?裏提到的 T 老師,曾經在上完一小時的簡介課,三天後即能拋去,戴了三年多的老花眼鏡

兩個禮拜前,才被通知這部落格的存在,立即來信,告知這半年來視力變化的過程。幾個月後,發現視力又開始衰退,她的反應與處理並沒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只要曾學會過「貝茲法」,而且得過視力改善的經歷,就會很快察覺到,有一陣子漸漸的疏忽了,應不時眨眼的用眼好習慣。

一旦發現並認知問題,就如她說的,重新恢復是輕而易舉,她更是高興的分享,暑假讀了一本英文小說,完全不必用眼鏡。

她的信一開頭,首先謝我醫治了她的老花眼,並時常與人分享得了醫治的經驗。沒有!重新強調!賢哥沒有醫治她的老花眼,賢哥自己不是位醫師,當然不會給與任何的治療。T 老師視力的恢復,只不過是充分享受「普遍恩典的果效吧了。

其實主流眼科醫師也會承認,他們也是無法醫治老花眼的,哈!只是他們仍盲目的不肯承認或接受,自然療法的可能性,沒辦法醫,就告訴人說老花眼是老化現象的一環,無法避免的,是嗎?

申命記34:7「摩西死的時候年一百二十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雖然我們這些已把老花眼除去的人,沒有一位是像摩西是一百二十歲,但我們已變成 「眼目沒有昏花」 的見證人,是無法辯駁的事實,再次證明主流西醫的堅持,是大錯特錯的

總之,視力的好壞是起起伏伏的,就算學會了「貝茲法」改善視力後,一旦又疏忽了用眼該有的好習慣,視力仍是會再度衰退,好在已有了貝茲三原則的底子,重新恢復是會較輕而易舉,不會像初學時那麼的「辛苦」了。


第二,前天( 10/25 )在一個歡送友人的餐會上,遇到了上( 九 )月底參加「講座」的一位學員,她很高興的向賢哥及與會的人分享,最近視力改善的經歷,也提了些仍有的學習困難。

首先,不到一個月,她不論白天或夜晚,開車都已不需要戴眼鏡了。一年多前,看「世界日報」連老花眼鏡都不夠用,必須依賴「放大鏡」才能看報紙,現在則可以維持20到30分鐘,不用老花眼鏡,也看得很清楚。

開始又看不清時,只要休息幾分鐘,好好眨眨眼後,又能不用老花眼鏡,重新清晰看報紙。為了證實她的進步,拿起桌上的水瓶,讀起瓶上貼紙的小英文字,這些英文字,比華文報紙的字小一半,哇哩咧!她的確進步了。

問到為什麼讀了二丶三十分鐘後,就會開始模糊?為什麼眨起眼來,總覺得很吃力?為什麼兩眼的 「匯視」,也總覺得很不自在?這三個問題並不太嚴重,幾乎是大多數人,學習「貝茲法」的過程中,都可能會遇到的,只是每人學習的過程,細節上雖是不儘全然相同,但或多或少都會有的現象。

交談中,發現她的「眨眼」還不夠自然,還是在意識的階段內,有時甚至用力太強了些,包括「匯視」在內。她都蠻認真的在做。由於太「努力」了些,反而容易疲勞,造成矯枉過正的反效果。要養成一些以前從未有的新習慣,感覺很不自在是過程中避免不了的,需一些時日才能自然適應,不必太介意。

賢哥的建議很簡單,須練習再輕一點的「眨眼」,另外,不要把報紙攤在桌上,把它折起來,拿在手上,輕輕慢慢的晃動,頭和眼睛也輕微的隨著晃動,拿在手上時間過久的話,可能會很累,所以手肘可擺在桌面上,好讓它們有個支柱,如此,連看二丶三十分鐘後,就不會怕忘了「眨眼」「怡動」了。【3/31/2009 後記】:以後的文章裏,會稱呼這個建議為「第二小撇步」

她的進展已接近視力改善的「臨界期」,雖然,所有的用眼好習慣,仍未變成下意識的程度,但明顯的視力改善,已漸漸形成,是非常可喜的。記得以前目不轉睛一文結束前提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的說法嗎?貝茲三原則只要開始作,漸漸的效果會自然呈現的,不要輕易就放棄,認真點就好,但不要太努力哦!

開車族的讀者,請別太早嚐試開車不戴眼鏡,等以後有機會再寫一篇「開車族的叮嚀」,建議上貼後再試都不遲!安全還是最重要的!在這之前,還是把「貝茲三原則」裏的一些好習慣先養成再說吧!


第三,十月二十二日,有位年青網友無意中逛到這個網站,在兩位改善視力的見證人一文留言,說到「……自從我開始研究視力的自然復健法已經將近一年,自我實驗也將近五個半月。目前我個人近視的進步的幅度大約是依個月進步25度左右(雖然我覺得視力的恢復是非線性的啦,就跟一般的肢體復健一樣)。……」

來往的信中,才知他自己也有個部落格必然的巧合,在沒進入本網站前,他已於 9/28 發表了一篇戰勝近視的文章,由於有著物理學的背景,加上懂得如何深加思考,大膽的提出些與主流西醫不同的看法,令人欽佩「後生可畏」的可貴!

文中提到『……大膽假設:眼球以及腦部認知系統交互作用之下,天生具有「知道什麼是清楚」以及「想要看清楚」的傾向,……並且在適當休息以及意志力的完美配合下,眼球肌肉「有能力」「記起」其放鬆能力(相反於一般眼鏡業者、醫師或父母親說的一但近視,除了少數假性近視的案例,其餘的幾乎無法恢復)。……』

雖然沒有事前直接觸及到「貝茲法」,但他思考的大方向是離「貝茲法」不太遠,所以近幾個月視力三個月進步25度左右的成果,是必然的,現在再加上「貝茲三原則」的補助,相信在極短的未來,會有大幅度的改善。因此在本文,向他致敬並鼓勵他已走上「正道」


三個例子的總結論: 朝著「貝茲三原則」的方向練習,只要大方向對,有時習慣的改變上,成果還有點差強人意,沒關係,再接再厲,不要輕易中途放棄,也不要一時沒有感覺到改善,就停止養成用眼好習慣。

視力改善的「臨界期」之前,主流西醫的測量方法,幾乎是很難量得出來的,這段時間裏,須要自已以「球員兼裁判」的方式,用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2)」及往後一系列的文章裏所提供的方法,先建立起,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的自信心。

視力改善的「臨界期」過後不久,進步的幅度會大到,你的醫師或驗光師都會啞口無言的。這曾是賢哥自己的經驗,盼望很快的,你也可享受到那樣的成果。


【賢哥註】下一篇有關同一主題的文章,需要跳越到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2)



2008年5月24日 星期六

Movement - 你要看著我(續)


上篇文章裏,提到父母或老師們在教導孩子們,有關在與人面對面互動時,要求孩子們要學習養成不時的維持著「眼神接觸」「目光接觸」的好習慣,以表示對人的專注與尊重。很可悲的,幾乎可以說,所有的父母或老師們在教導時都犯了錯誤的三部曲

第一步的錯誤:教導時過分強調「當我跟你講話時,你要看著我」的教條,而沒有提出適當的配套指導,尢其似乎沒有人,曾在如何運用眼睛的事上下過功夫,結果一些較乖巧聽話的孩子們,很快的就學習到並養成愣著注視(也就是「凝視」對方眼睛的壞習慣。

漸漸的,孩子們當然也包括教導他們的大人們無形中就把「凝視」「專心」或著和「集中注意力」劃上了等號,也理所當然的將這種習慣運用到,讀書丶作功課丶用電腦丶看電視丶打電玩等等所有需要專心或注意力的事上,這種錯誤的結果,就會像上篇文章裏,第一組的小朋友們一樣,每個人都戴上了眼鏡。

第二步的錯誤:有些小孩子並不會馬上完全的理會「當我跟你講話時,你要看著我」的教導,眼睛還是不時的或偶而的東張西望,這時父母親的心裏可能已開始不太高興了,常常會加強語氣的補上一句眼睛不要亂動,這樣的教導,就更加強小孩子錯誤的認知,以為「凝視」著對方才是合乎禮貌的舉止。

第三步的錯誤:另外有些小學生,或許是較活潑丶較調皮丶較難管教,不論老師重覆多少次,「當我跟你講話時,你要看著我」或是「眼睛不要亂動」等等的提醒與教導,他們仍然是「我行我素」的不配合勸導,這時老師可真是生氣了,拉到高分貝的聲量斥責「眼」「睛」「不」「要」「動」,知道老師已經動怒了,他門會暫時的安靜短短的幾秒鐘,當老師一轉身背向他們時,不但眼睛又馬上開始東張西望的,甚至還會跟其他的同學做鬼瞼呢!

這就是上篇文章裏的第二組學生,不論他們的品行如何,他們卻是享受到不要戴眼鏡之福的一群。在這裏真正受害者仍是第一組的,他們旁觀老師對這些不乖學生「眼睛不要動」的斥責,以為「凝視」是對的關念是更加根深蒂固,往後視力度數的加深更是避免不了。

讓我們回到貝茲醫師的視力自然療法,「貝茲法」第一原則-Movement,當然也包括眼球要不時的「動」,再次重申貝茲醫所強調的,這種眼球的動作不是一般人所倡導的眼球運動,更不是「亂動」

剛剛學到貝茲三原則時, 由於印象中,貝茲醫師在他的著作裏並沒詳細著墨,有關人與人對談時,用眼的習慣該如何才是最合宜的,所以想出一套自以為聰明,而且以為可行的方法,在還未 試用於實際情況之前,就急著打電話要女兒也試試,沒想到一但運用到實際的情況,一下子就全破功了,當然,很快的也接到女兒抗議的電話,提到那方法真是不管用。

由於那套方法,對方一下子就會查覺到你的眼睛是在動來動去,甚至以為你的眼睛在「亂動」,這是明顯的表現出很不禮貌的舉止,雖然維持著貝茲的三原則,但卻無法不時的維持著「眼神接觸」「目光接觸」的禮儀,即然根本不管用,那就不再加以描述。

表面上看起來,「貝茲法」與維持「眼神接觸」的禮儀會是無法同時並存,而且會相衝突的。以下將我與女兒不約而同所想出的補救「小撇步」「撇步」是台語,就是中國普通話「妙招」丶「竅門」 的意思分享給各位,你就會明暸兩者的確是可以並肩同行而毫無衝突的。

「小撇步」是包括下列的四個步驟,當與人面對面交談時,

第一步:一開始,任選對方兩眼中的一個為目標,為了說明的方便,就假設你一開始是選對方的右眼,你的兩眼同時看著他右眼眼球的中心點,也就是說你兩眼的「匯集點」(Focus Point)是在對方右眼的瞳孔處這就是「匯視」-Centralization,而不是你的左眼看著對方的右眼,同時你的右眼卻看著對方的左眼(這就是「散視」-Diffusing)。

第二步:大約每一兩秒鐘後,輕快的「眨眼」一下,在眨眼的一煞那,你兩眼的「匯集點」同時輕快的從眼球「移到」(Shifting)對方右眼的眼白部位。

第三步:也是在大約每一兩秒鐘後,再輕快的眨眼一下,也是在「眨眼」的一煞那,你兩眼的「匯集點」同時輕快的從眼白又移回到對方的右眼眼球。每個眼球的左右各都有眼白部,你可以很有彈性的,或著只選用一邊的眼白,或著也可將兩邊的眼白輪流交換使用。

第四步: 上述第二和第三步「來回移動」(Swinging)的動作做了「一陣子」後,將你兩眼的「匯集點」從對方的右眼移到左眼,經過兩眼間的鼻樑時,目光的「匯集點」不要在鼻樑上停頓或滯留。同樣的,在對方的左眼,將第二和第三步「來回移動」的動作做上「一陣子」,再移回到對方的右眼。這樣子不停的左右眼交換,在與對方交談整段的時間裏,都應該繼續不斷的做上述「來回移動」的動作。

「小撇步」是既簡單又有效的用眼好習慣。一方面,眼睛一直維持著輕巧的動作,包括「眨眼」「來回移動」-Movement ,同時又配搭應有的 「匯視」-Centralization,兩者相輔相成,同時也帶出眼肌和眼神經「放鬆」 Relaxation 的果效,也就是說,這「小撇步」的確是做到了,貝茲醫師所倡導的視力自然療法的三原則。

另一方面,這「小撇步」也的確是做到了不時的維持著「眼神接觸」「目光接觸」的禮儀。因為,在第二和第三步的「來回移動」都是只在對方一個眼睛的眼框裏運作,再說你兩眼的「匯集點」也在對方眼球的附近,而且每一次的「移動」也都是在你眨眼的一煞那時操作的,只要動的很輕巧丶很自然的,除非對方具有極敏銳的觀察力,否則絕對是察覺不出來的。

我已尋問過至少五十位以上的友人,在沒跟他們解說「小撇步」之前,至今仍沒一人知道或察覺到,我與他們對話時,眼睛是一直不停的在動。

至於在第四步裏談到的「一陣子」,到底是有多長的時間呢?其實這也是很有彈性的,可以斟酌情況的不同而加以調整。

譬如,若事先已知道,將會只是個短短兩丶三分鐘的對話,那逗留在一個眼睛「一陣子」眨眼維持在十次上下,就可以移到另外一個眼睛,所以這「一陣子」大約是界於十五到二十秒之間。

但假若整個對話會持維十分鐘或更長的時間,那「一陣子」眨眼可相對的延伸到二丶三十次,大約是三十秒到一分鐘的時間再換眼。

總之,本文所提議的「小撇步」只要做到輕巧丶很自然的,這不但可改善你的視力,我個人也深信,由於這樣的用眼,你也跟著會展現出心曠神與人「眼神接觸」的態度,在與人的互動上,得到正面的回應也是順理成章的。

在與別人對談時,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並不會有上述四個步驟「小撇步」的用眼習慣,所以必須刻意用心的練習,一段時日的操練後,習慣成自然,漸漸的,眼目發直目不轉睛的壞習慣,也會跟著從你的用眼動作裏一一消除,那時,你視力的改善將會跟進一步的達到 「指日可待」 的情景,再也不只是一項「空中樓閣」的願景而已。

「小撇步」是本人與女兒原創的技巧與建意,歡迎轉載或引述,但請申名出處。




2008年5月12日 星期一

Movement - 你要看著我


「當我跟你講話時,你要看著我」(When I'm Talking To You, Look At Me), 在美國這是一句常掛在為人父母或中小學老師們的口上。他們不時的用這句話,來提醒和教導小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要學到美國文化和社會上的一個基本禮儀。

那就是跟人面對面講話時必須注視著對方,當然不是只單單看著對方而已,而是要看著對方的眼睛,也就是要不時的維持著「眼神接觸」「目光接觸」(Eye Contact,以表示對人的專注與尊重。

可是由於國情文化的不同,我們小時候在祖國台灣成長過程中,被教導的並不是這樣的。小學時,面對著威嚴的父親或是兇一點的男老師,不要說是看他們的眼睛,連看他們的臉都不敢呢,大多只敢低著頭而已。

到了中學,不太敢直接看俱有權威性人仕們的現象改善了很多,但也相當的僅慎,這時不敢直看的反而是在路上,若是遇到些同年紀不認識的男生們,還是少看為妙!萬一「眼神接觸」稍微多過幾秒鐘,可能會被誤解,以為是在「瞄」對方,所帶來的後果,可能會是吃不完還兜著走呢?

「眼神接觸」「目光接觸」是一種非語言交際的方式,必須配合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Body Language才能充分傳達信息的交流,若是運用的合宜,的確會有積極性的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很可惜的,為人父母(包括以前還沒學「貝茲法」的我在內)和師長們只知一昧的教導,強調和提示小孩子們,與人交談時需很有禮貌的不時的注視對方,並要經常的維持著「眼神接觸」「目光接觸」的好習慣,卻沒有足夠的知識教導,如何正確的運用眼球丶視覺,來配合與人接觸的好習慣,最多有時會訓斥他們與人講話時,眼睛不要亂動

我女兒當過五年美國加州小學三年級的老師,她本人已戴了十多年的隱形眼鏡近視三百七十五度上下散光則是在兩百到兩百五十之間,在還沒教她「貝茲法」之前,我們在電話裏的對談節錄如下:

首先,她五年間一百多位的學生中,問她是否可以把學生們分成三組?第一組的成員都很乖巧丶很聽話丶很有禮貌,當老師與他們對話時,都目不轉睛「凝視」(Staring)著老師,從來都不需跟他們提醒「當我跟你講話時,你要看著我!」第二組則與第一組相反,或許是較調皮的丶較會搗蛋,眼睛不時的東張西望,魂不守舍似的,老師必須不斷的叮寧他們「當我跟你講話時,你要看著我!」第三組當然就是介乎前兩組之間,只要偶而提醒就可以了。

她當然不覺得這種分法有什麼不妥的,只是好奇為何我要如此的分組?她並較詳細加以描述與第二組學生互動的情景,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有些學生必須被重覆提醒六丶七次之多,有些學生則是要等到老師提高聲量才會改正。

她認為學生們課業的表現,智力的水平,學習能力的高低等等並不能用上述三組來分類的,也就是說,第一組裏也有成績不怎麼太好的,而第二組裏也有學習能力頂佳的,這三組的分類似乎只能分出「行為」的不同而已。

接著的一個問題是,在第一組第二組的學生中,有多少人是戴眼鏡的?又有多少人是不戴的?她楞頓了好幾秒鐘才慢慢的回答。結果是,第一組裏每位都戴眼鏡,第二組裏沒有一人是戴眼鏡的,第三組裏有些人戴,也有些不戴的。

她反問我是否感到驚訝?其實我心裏只預猜到第一組絕大部分是會戴的,而第二組應只有少數人戴才是,只是沒想到,在她個人五年經驗裏的分野,是那麼的明確!

在這通電話的開頭,已事先告訴她,我將會詳細解說自從眼鏡變成普及化的這一百年來父母對自己的孩子丶老師對學生丶主流醫師對患者有關視力的教導是錯的。所以上述這樣的發現,造成她很大的震撼。

緊跟的急著問我該怎麼辨?跟人交談時,維持著「眼神接觸」「目光接觸」已是歐美文化上不可分割的一環,也是為人處事最基本的禮儀,再說,這樣的教導,在教育學院一代教下一代也是有百年歷史的傳承,難到都錯了嗎?

答案是 Yes and No ,也就是說「對」丶「錯」參半。就『維持著「眼神接觸」或「目光接觸」』來說,本身是件很好的一種非語言交際的方式,這樣的教導並沒有錯,我個人是舉雙手擁抱歐美的這種禮儀文化,而寧可百分之百的放棄東亞的那種傳統,不敢抬頭看權威而低身下氣的那種禮儀文化。

如何正確教導孩童或學生做到『維持著「眼神接觸」或「目光接觸」』而不養成不良的用眼習慣?甚至傷害到往後的視力?過去為人父母和老師們一直沒有從主流醫學得到任何正確的資訊,造成「瞎子領瞎子」的惡性循環,以至越來越多人養成眼目發直目不轉睛的壞習慣,結果就是視力的衰退。

下篇文章,將會一一點破,這一年多自己所觀察到並綜合出來的一些人過去錯誤教導的三步曲。同時也將補救的「小撇步」分享給各位。這「小撇步」是原創的,也是我們父女兩人不約而同時想出來的,不論是英文或是漢文的文獻裏,至少我還沒查尋到,有人曾提及這種簡易法,不但可以維持著「眼神接觸」「目光接觸」的好禮儀,而且不會有附帶的眼目發直目不轉睛等壞習慣,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