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

改善視力學習的瓶頸 -- 教學背景


這篇文章裏將與讀者分享,過去的一個月,賢哥總算有教學的實際經驗了!由於這位小三的女學童是很特殊的例子,所以必需很詳細交代她的學習背景過程至於讀者是否可從此例借鏡?只能由讀者自行判斷!

畢竟每位小朋友都具有不同的特殊情況!性格丶性向丶反應丶智商丶學習能力等等的不同,都需考慮進去,才能綜合出最佳的"因材施教"教導方式;然而父母親的期待丶性格丶性向丶管教方式等等的不同,也需同時列入教導的考量!也需做些適當的調整!

雖然"因材施教"的議題(當然是專指視力恢復丶視力改善來講的),賢哥一直認為是很重要,也曾認真思考與探討過,但自己教導學童的經驗仍屬極粗淺的程度,目前只將它在此埋個伏筆,等到有一天,從學員丶網友中獲得相當的回應丶分享,綜合這些人對"因材施教"所提供的進言後,再來加以更進一步的申論。




所以,這一篇先詳細交代整個教學的背景,下一篇則細說教學的過程,合起來才能說是教學的成功!兩篇的敘述裏,將會注意到,"心理建設"與"因材施教"的原則是一直不停的交互使用,以致達到教學成功的效果!

但是請要記住一個重點,希望網友讀者能試著舉一反三的靈活運用,千萬不要單單的照樣畫葫蘆,就想一步登天,以為自己小朋友的視力,很快就該也獲得改善!可能也會很容易,但也可能困難重重,只有親自去試了後,才能知道!總之,不要輕言放棄,也不要氣餒!


參與教學的背景:

去年十二月中,一位住離二十多英哩(三十多公里)外的好友來了短訊,內容簡略如下:

這週末來我們家吃牛肉麵,順便教教我兒子(初一)與女兒(小三)一些改善視力的技巧,有空嗎?兒子被驗出近視150/200,已必需戴眼鏡;女兒近視50/75,暫時仍不需眼鏡!」
抱歉!沒空!下週將再外出遠行,要去菲律賓一個禮拜的旅遊,還有不少行前的事要忙,所以抽不出時間,只能說謝謝啦!再說,兩位小朋友想要改善視力,可說毫無希望的
哦!才想起你們即將遠行,先祝福旅途愉快!等回來後再來吧!他們視力的改善,就等你來幫忙了!」
重覆:想要他們以自然療法改善視力是沒希望的,所以我不會教他們!就讓他們戴眼鏡吧
怎麼會對我的兩位小孩那麼冷默無情呢?」
算了吧!一向喜愛妳們家小朋友,妳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別轉移話題
哪為何不肯教他們呢?」
別裝蒜了!妳明明知道原因,還在硬柪!父母親自己不肯學的,小孩子就不可能學會,就算要教他們也是白費時間!所以毫無希望啦
如果不教他們,還能稱為好友嗎?我老公不學是他的選擇,我和小孩就是要學!」
空口說白話,,三年半下來不但自己毫無進展,度數反而又加深了,所以等到妳自己有改善後再說吧
不管啦!反正你遲早就是要教他們的!」
再說吧

過後的一兩三個月,還是常在"要學"丶"不要教"的口水交鋒,由於是多年的好友,我們之間的談話就是如此的直率丶直言丶直語的!四月初這位好友又來簡訊告急,還是試著想說服賢哥一定要教她女兒,因為老師告知,她女兒在課堂裏瞇眼(Squint)已成常態,老師認為這位小三的女童,應該帶去看眼科醫師,也應該需要戴眼鏡了!

在沒實際驗光之前,賢哥只能大膽的猜測,至少已100度以上,甚至也可能像她的哥哥一樣,已近150/200度之間?

【賢哥加註】
本文除了最後兩段外,上週即已完成大部分的草稿。前天在一餐會上,恰遇好友的眼科醫師L君,特地請教他,上述賢哥度數的猜測是否合理?呵!他完全肯定了賢哥的猜測,而且還強調,半年前若近視已50/75度,現又已經常瞇眼的話,最可能是已深達150/200度之間,100度是太保守了點!
【結束加註】

最後,口頭上仍然還是沒答應教她女兒,反而建議 替妳女兒買副『針孔眼鏡』吧!只要學校老師不介意的話,就讓她上課時戴它
『針孔眼鏡』可以改善視力嗎?」
除非改變用眼習慣,否則視力不可能會改善,但是至少可以減少瞇眼的情況,視力惡化應會緩慢下來,所以只能應急,不應把它當作改善視力的工具
以前都不熱衷這種道具,怎會改變立場了呢?」
因為有位很認真學習的網友Golby的分享,她也參加過去年台北場的講座,得知她的用法合宜,只戴它為應急,而不是取代用眼習慣的改變!所以,會建議不妨買來應急而已,並不是推薦經常使用它
建議和推薦有那麼大的差別嗎?」
當然有啊!只能簡短說明,以後再寫文詳談它。建議只是指應急,推薦是指經常使用它,兩者間雖有重疊,但還是潔然不同的

交談後,也特別介紹了一個賢哥認為較可信賴的網站,可以買到中等價格且品質應不會太差的針孔眼鏡。可是這位媽媽也蠻挑惕,認為該網站所賣的三種款式都太醜,不配讓經常穿著漂亮的女兒戴上,因而做罷!


教學所堅持的原則:

就像任何人一樣,賢哥個人的時間也是極為有限,當然就不可能有閒空,擺上時間在廣汎的直接教學,因而並不持"有教無類"的高雅情操,哈!可沒那麼高尚啦!而是持有極大選擇性!

因為涉及"改變習慣"的繁雜性,若是「健康飲食改變」的議題上,要不是全家總動員的參與,根本沒有一個家庭可能改變成功;若是幫小孩改善視力的議題上,要不是父母親一起配合並同時一起學習的話,也是會一事無成。

所以,當明知前來求助的人,只是好奇而沒真心想學的話,就會很不客氣的回絕掉,也就是說,賢哥的應對態度是盡可能敬而遠之的謝絕!過去多位學童的父母親曾要求教他們的孩子,但至今未曾答應過任何的一位,都是因為沒有一位家長,肯願意自己參與學習。

這兩位兄妹的父母親雖是多年的好友,也是因為自己不參與學習,也被列入謝絕教導的對象。這位父親多年以來,自己戴著四五百度的近視眼鏡,對視力自然療法從未表示過絲毫的興趣;母親呢?身兼多職,妻子丶媽媽丶又有在外的兩份工作,忙得不可開交,自己原已是七百多度的近視,而且度數也在加深。如此的情況下,他們小朋友的視力可能改善嗎?非常值得質疑,不是嗎?

這一篇文章開始時提到,這位小三的女學童是很特殊的例子四月初友人的求助,賢哥以前堅持不教的初衷卻開始搖動。可是,在事情沒稍微較明朗化丶較確定可能性之前,暫時並沒告訴這位友人,可能會試著教她女兒的新想法。


改變初衷的特殊原由:

簡單的說,不論這位小三女學童父母親的態度如何?只要她自己是不情願戴眼鏡的話,實在於心不忍見到她的視力繼續惡化!賢哥一向關注丶心愛教會裏的每一位小朋友,可是對這位卻又有獨特的"衷愛"之心!

八年前在她出生後,從才幾個禮拜的嬰兒到一歲半的幼兒期間,除了家人外,抱過她最多時間的人,就應是賢哥而他人莫屬的!那段時日裏,每週日在教會見面時,少者抱她一二十分鐘,抱過一小時以上也是常有的事。

幾乎每位幼兒,在七八個月大到一兩歲之間,都可能會"怕生",不敢讓陌生人抱,她也不例外,也曾排斥過他人,但賢哥總是例外,就像她自己的家人一般!在賢哥肩膀上安穩睡上個小覺,更不是少有的新鮮事,而是經常的!


可是,這位小女孩與賢哥間的互動,在過後的數年內起了極大的變化,從三歲到小一之間,她總是躲賢哥遠遠的,不像其他的小朋友一見面時,大多會上前與賢哥來個"熊抱"(Hug),也會談些話。她一直盡可能的躲在哥哥或其他小朋友的後面,有時候,見到她時不叫她的名字還好,只要點名招呼她時,她是越躲越遠!

為何她對賢哥的態度有如此的轉變,困擾多年一直不得而知?記得幼稚園那年,由於她不肯理採賢哥,多次她與哥哥在一起時,故意逗逗哥哥,以為也可同時引起她的注意,可是那樣更加深她不願與賢哥對話!

去年她已是小二了,情況有點改善,至少已不再躲賢哥,但是互動上也止於"點頭"丶"搖頭"丶"Yes"丶"No"或短句的方式而已,很少會有長句式的對話!雖然互動的情況稍微有些改善,但是否能有機會教成她,賢哥心中卻充滿了無限的疑問!


能夠教學的先決條件!

經過多年算是"冰冷"的互動關係,若真的想教她改善視力的話,還不件輕而易舉的事呢?所以賢哥首先需設法將關係改善得熱絡些,否則不知如何教她呢?肯信任賢哥嗎?肯聽教導嗎?能瞭解嗎?聽後記得住嗎?能夠維持所學的嗎?……

賢哥既然已決心教她,內心就期許自己,必需設法做些"因材施教"上的調整,教法與過程只許成功不能失敗!再說,畢竟賢哥對這小三的女童來講是位外人,每週只見面一次,不像家人是天天在一起!所以,下篇的詳細教導的述說過程,就可知是花了不少心思,來處理這次的艱鉅之舉!


當然,這一兩篇所提的是個特例,一般父母親在教導自己的孩子時,幾乎不可能遇上這個例子的情況。特別提出這個實例,是希望達到拋磚引玉的果效,鼓勵父母親在教導自己的孩子時,只要用心點,一定也可調出"因材施教"的教學成果!

如果,賢哥在教他人的小孩,只因多花了些心思,即可能幫助一位小三的女童改善視力,那父母親雖可能遇上另類的困難,但終將會成功的。所以,不要氣餒!千萬不要輕言放棄!總之,加油!再加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