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多次在文章裏提過單眼的眼罩,就很少再去強調它。直到最近多人提問有關它的用法,才警覺到,有再加詳細說明的需要,所以寫了上一篇
「單眼眼罩的使用」;又有人提及不易買到合適的,所以這篇就來分享如何
DIY了!應該不算太難的!住北美的讀者,均可在大賣場的藥品部門附近的櫃台丶架子上買到,所以不必那麼辛苦的去做它的。
【賢哥加註:03/04/2010】
台灣的網友們請注意:在前一篇
「單眼眼罩的使用」文章尾端的留言欄裏,有一位網友
yi 提供了資訊,已告知在台灣
何處可以買到類似的眼罩了!
【加註結束】
DIY單眼眼罩的作法:
首先,轉述網友
Rocky的留言建議,它的說法簡易明瞭,其實他的說明,已足夠幫助有心想自己做個單眼眼罩的網友,希望賢哥的擴充說明,沒把自己變成畫蛇添足的「雞婆」啦!
Rocky留言提及:
『……因此我野人獻曝提供一個自製克難型眼罩的方法:
用厚紙板剪出一個半徑約
4公分的圓(大臉者請增加半徑),從圓心剪開一刀半徑的長度,將圓內縮成圓錐狀(像斗笠),用雙面膠固定,兩端鑽洞繫上鬆緊帶即成,這眼罩的好處是因成
圓錐狀,戴時
不會壓迫到眼球,雖然一眼遮住,
兩眼可以一起張開閉合,缺點是邊緣無法完全緊貼臉部阻隔光線,戴出門也不夠美觀,但被遮住的眼睛,眼球完全不會壓迫到,也不會碰觸到眼皮,舒適度略勝一籌。……』
另外,賢哥在網路上找到了一個英文的作法說明與圖解,
「如何自己做單眼眼罩」,如果可以直接讀英文的人,可以點擊連結去讀它,至少可以參考它的插圖,其實這網頁的說明與
Rocky的建言是大同小異的,只是多加了一些相片罷了!
而下面賢哥將那個網頁的說明,不是完全的照原文翻譯,而是稍加了修改,並增加了一些更詳細的說明,而主要的內容大多還是參照
Rocky的建言。如果任何人做成的話,請留言謝謝
Rocky的用心,賢哥只是順水推舟,沒有什麼功勞可說的!一切都該歸功給
Rocky的。
Ⅰ: 首先,在厚紙板上畫個
4公分半徑的圓圈,用美工刀或大的剪刀將它切下或剪下。暫時仍是正圓形,也可能稍大了點,最後一步再依個人的臉形加以修改它的邊緣,成品應不會是正圓形,反而有點像盾牌形。
說明:厚紙板的材料不該用海報型的厚紙張,而應採用相片或藝術畫鏡框所用來襯底或襯邊的厚紙板,厚度大約有
1釐米厚
(即o.1公分),稍微薄一點的仍可接受,但太薄的則不耐用。這樣的材料應可在
DIY鏡框材料行,或大一點的文具店,或大賣場的文具部買到。顏色當然要挑黑色的,如此就可省略將它塗黑色的步驟。
若能找到薄的黑色塑膠板,也算是不錯的選擇。塑膠板的厚度可選比上述厚紙板再薄一點的,但質料一定得小心選購。為了使用安全,必需挑選是軟性的,也就是說,它被折或被打擊時,只會彎曲變形而已,若會破成碎片的,就應避免而絕不列入考慮。
Ⅱ: 從圓心割開或剪開一刀半徑的長度,將圓內縮成圓錐狀(像斗笠),用雙面膠固定。英文的作法說明建議,也可用釘書釘釘住它,賢哥覺得這種作法不太妥當,若要考究點,不如縫它幾針。
Ⅲ: 兩端鑽洞繫上鬆緊帶是
Rocky的建言,也是那英文網站的說法。
說明:
請注意,兩個洞並不是打在正中間的兩邊,而是靠上半部
1/3處較為合適,因為眼鏡的框架也是如此設計的啊!請參考右邊的插圖。不過,最好的方式可能不是打洞,而是將鬆緊帶縫上,或用裁縫機換上大一點的針將它車上,如此可以較牢固些。但車丶縫都不方便的話,哪只好打洞了!
因為經常使用眼罩,鬆緊帶拉扯過於頻繁,為了不使洞孔被輕易扯破,所以這兩個洞孔不妨加添保護圈環。這種圈環在縫紉材料處應可買到,就是鞋帶孔或衣服(尤其禦寒夾克)孔用來串鞋帶丶細繩帶的那種保護圈環。

請注意,打洞最好不要像英文說明的切割長方形的,而是用打皮帶孔的那種箝子(如右方插圖的打洞箝子),如此可打出較合適且小一點的洞;平常用來打活頁紙三丶四個洞口的箝子,可能會稍微大了點,如果借不到右邊插圖這種箝子,哪打活頁紙的也可免強用它了!
Ⅳ: 最後就是依個人眼框形狀丶臉形將眼罩加以修邊。切記!不要修剪得太小,如插圖所示(不是指右邊箝子的插圖,而是指上面眼鏡與眼罩的那一張),頂端是修成稍微扁圓形的,而下端則是較圓尖形的。切記!不必修剪到完全不漏光的程度。哈!這樣就大工告成了!不算太難吧?若有人依此文的解說做成眼罩的話,請能留言分享,並且也可鼓勵他人。
重新強調單眼眼罩的重要性:
讀者或許會好奇,距賢哥文章裏第一次提到單眼眼罩,已近一年半了,中間一直沒再強調過它的用途,怎會突然開始大大重視這項小小的輔助工具呢?原本以為經賢哥一提,人人就會去買那個眼罩備用,所以就再也沒去注意這個議題了。
去年十一月回台的那幾場講座及一場座談,大部分的學員(除了台北某教會的一場以外)都曾認真的事先讀過部落格裏的文章,竟然沒有一人提及或分享常用眼罩的經歷,也沒人真正提問一些有關事誼!這樣的現象早應令賢哥納悶才對?竟然也沒令賢哥警覺?這是賢哥的疏忽!抱歉!抱歉!
要不是最近的幾個留言,才知道,賢哥所推薦的那種
圓錐狀單眼眼罩,在北全原本多處可買到的,在台灣或香港卻不易找到!所以才特地寫了上文,並寫此文來幫大家解決困境!為何這個單眼的眼罩有那麼的重要?
貝茲三原則裏的「怡動」丶「匯視」丶「放鬆」,只要曾認真學習過的人,多多少少也已開始改變用眼習慣了,去除舊有的壞習慣,改用正確的好習慣,也一直認真的在進行中,可是為何視力仍未有明顯的改善呢?
讓我們復習一下貝茲三原則: 「怡動」,一般人首先學會常眨眼,同時也注意到盡可能,不將目光停滯在一點上超過一兩秒鐘,也就是經常輕巧地動動眼睛,電腦上也裝了「搖晃視窗」軟件了,也可免除向著螢幕呆視;「匯視」,已開始懂得兩眼同看一點,盡可能去除一覽無遺看全景的壞習慣,而是拼圖式的掃描大物件丶大景像;「放鬆」,也花了不少時間,常做掌療!該做的都已做了,不是嗎?
所以,到底還欠缺什麼呢?經由這兩三月的思考,賢哥大膽的猜想,可能還是出在沒將「匯視」徹底的學好,一則是仍有太多人,散視的壞習慣還沒完全去除,二則是單眼的匯視還沒學對丶學好!
談到後者,還沒將匯視學對丶學好!絕大部分是賢哥的錯與疏忽!在此再次抱歉!中斷已近三個月,還沒恢復丶繼續寫有關「匯視」的文章,所以,在下一篇「乒乓球」的第三篇寫完後,盡快繼續來寫匯視的文章。至於第四篇,是將談到其它業者的教學,話題較敏感些,雖兩年下來已收集足夠的資訊,可以較公平的來談論它們,但衡量緩急輕重及想再多一些的印證,就將它往後延推些時日再說了!
為何匯視相對的散視有那麼嚴重呢?因為所有視力嚴重衰退者,散視是共有的用眼壞習慣,雖然我們也認真在改,可是四周人人幾乎是如此用眼而不自知,因而我們也跟著如此操作也是不自知。雙眼及單眼的匯視,在觀看「降低老花花眼圖表」時,只要能看出「通視」和「交視」,就確定是用到這兩種的匯視。
再次重覆,單眼的匯視就是用中心視覺的視野,反之,散視就是用上超過
1度中心視野以外的視野,更嚴重的散視就是用上
5度黃斑部視野以外的視野啦!周邊視野是無清晰度可言的!不要以為這是很希奇的現象,沒學貝茲法以前,視力嚴重衰退的人,平日就是如此的。
最令賢哥匪夷所思的是,至少有一出名主流眼科醫師的網站,也有幾個自然療法的網站,其中甚至也包括自稱是推行貝茲法的,竟然在揚言推廣「擴張視角丶視野」可以增強丶改善視力!難道他們真的不知道?周邊視力毫無清晰度可言嗎?詳情請參考「
眼睛與照相機(2)」。
離開「降低老花花眼圖表」後,問題就來了,再也無法確知是否真的能做到匯視了。尤其每個單眼是否真正分別各做到匯視,更是難察覺,因為兩眼一起看時,同看一點還算容易學習到,也不難察覺到,但是若其中的一眼是甚少丶較少用上中心視野的視覺,當兩眼合起來用的,直覺上我們會誤以為兩眼都同時用到了中心視覺,而其實則大大不然。
怎會這樣呢?那是因受長期散視壞習慣的影響所帶來的結果,就算兩眼的度數很接近,但是假若只有其中一眼用上中心視野,另一眼稍微或更嚴重的單眼散視,那後者的影像就應該會較為模糊,可是我們並不會察覺到,因為大腦會主動挑選較好視覺的景像,所以,我們很容易被視覺所誤導的!
解決這項迷團最佳的方法,就是好好的用單眼掃描
大 E 字。分別將每個眼睛的中心視覺能力都訓練出來,而為使單眼掃描
大 E 字的成效彰顯,那你非搞個單眼眼罩來用不可!
便宜行事用手來摀眼,只能達到半吊子的成果啦!
總之,眼罩早已介紹給讀者了,以前因買不到,有足夠的藉口不用它,現在又教讀者如何
DIY的作法了,希望能盡快開始用它,好好發揮它可能帶出來的功效!視力明顯改善的微笑在等著向你招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