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散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散視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眼睛與照相機(5)


「眼睛與照相機」異比的應用:

(II)拼圖遊戲與用眼習慣:

前面幾篇文章裏已多處提過,照相機的原理和功能,可以在同一時刻裏,照出整張處處清晰的相片但人的視力,受視網膜結構的限制,不可能在同一時刻,清晰的看到兩個不同的地方。
所以再次強調,把「眼睛與照相機」類比的說法是不倫不類的,瞭解「眼睛與照相機」異比的真諦後,因而願意跟隨改變用眼習慣,當然也會得到視力改善的成果。

唯一能讓大腦覺得你是全面的看清眼前的景像,就是憑「拼圖」的方式而獲得的。因為有著CTM的功能與效應,不必擔心「拼圖」式的看法,會造成所看的景像是枝離破碎的。

一向視力好的人,不見得會有明確的「拼圖」式的看法,但他們大多有掃描眼前景物的好習慣,也會有隨時匯視的好習慣,所以對他們來講,是否有「拼圖」式的看法,並不是重要的議題。

反之,視力衰退的人,就是因長期持有用眼的壞習慣,又受「眼睛與照相機」類比說法的影響,可能是下意識的,也可能有意的,兩眼望出去,就想同時看清一切,結果就養成「散視」的壞習慣。

「散視」是項很不自然的動作,會加重眼肌和眼神經的疲勞,這疲勞的後果就是視力更加衰退。一旦視力衰退,下意識裏,就會想更使力用眼,以為可幫助視力。如此惡性循環,長期下來的惡果就如主流西醫常講的,視力衰退是條「不歸路」

但你不必舉白旗向這種「不歸路」的說法投降,只要肯開始學習「拼圖」式的看法,很快的,你就會除去「散視」的壞習慣。由於你的視力不好,非常可能,你並沒有「匯視」的好習慣,一直持有「散視」壞習慣而不自知。

若想學習「拼圖」式的看法,須要有些調整,而不是一蹴可幾的。一旦學成後,你就不須再刻意的用「拼圖」看法,因那時你很可能已會下意識的,掃描眼前的景像,「散視」就成為過去式,而「匯視」卻成為很自然的用眼方式。

一歲左右的幼兒,玩的是5~7片的「拼圖」玩具,五丶六歲的小孩可以輕易玩上20~30片的「拼圖」,到了已是退休年紀的人,一千片「拼圖」常常還覺的不過癮的,有時還想買盒裝有兩三千片的呢!不過請放心!這裏所講的「拼圖」遊戲玩具,由少數的幾片上昇到數千片,只是在解釋學習過程而已。

「拼圖」方式的用眼習慣,重點是把想要看的整體景像,分開成一片一片的看,片數的多少並不是重點。不要「貪眼」的想「一覽無遺」同時看到全景,再次提醒,這就是照相機的功能與方式。

每當看其中的一片時,一定要記得兩眼視力匯集的「匯視」,從一片「怡動」到另一片時,記得頭也很輕鬆,很自然的(放鬆)跟著「怡動」,不要只動眼不動頭。

有些人或許會擔心,這種以片段「拼圖」式的看法,是否會常漏看了些真想看到的東西嗎?在剛開始學它時,由於用法還仍有點生疏,漏看了些東西在所難免,但短短的幾天後,習慣了新用眼方法後,卻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因為另有CTM的加持功效,不但不會漏看,反而所看到的比會以前更加清晰。

讀了下列的一些實際例子,希望你能舉一反三,將「拼圖」法,融入你平時的用眼好習慣,不但可幫你改善視力,達到改善後,也更可幫你維持你的好視力。


(1)「見樹不見林」接下來的一句是「見近不見遠」,是我們常用來嘲笑人,可能心胸狹隘,只會陷入細節,沒有宏觀,不能洞視大局,是不值得被誇的性格與作法。

但是照著這篇文章所強調的「拼圖」用眼方式,是與「見林才見樹」相反的。唯有「先見樹再見林」才能達到見樹又見林的好視力。

(2)重複貝茲自然療法三原則裏曾提過的例子,台北捷運車箱門框上的標語「車門關閉時,勿強行進出」,兩眼望過去,千萬不要同時看整條的標語,應該以「拼圖」式,化整為零才能見樹又見林,也就是輕快(放鬆)掃描(Swing-怡動)「匯視」每個字而成,這樣,你就充分的應用了「貝茲法三原則」了。

(3)當你走進一房間,看到一座個人用的沙發椅,不要一次同時看整個椅子,先掃描椅背,然後左手把,左椅腳,繞到右椅腳,再上右手把,再到椅座。

請別以為這樣作很無聊很費事,不會的,一旦「拼圖」式的掃描養成習慣後,一切都會變的很輕快,且是下意識的習慣舉動。想到,這種用眼習慣的改變,會改善你的視力,就耐心的好好學它吧!

(4)在街上行走時,有人迎面走過來,不要一次看整個人,而要先看他的頭髮若還有的話,再看臉,接著脖子,然後胸部,肚和腰,再來臀部,大腿,小腿,最後是腳和鞋子,這就是「拼圖」式的原則看人。

記住哦!這只是「原則」,若你傻到全本一字不漏的照抄,挨了揍可別怪我!
當然,前面那個人若是與你同一個方向,背對著你往前走,應用上述「拼圖」式的原則,應是不傷大雅的。

(5)若有機會站在大峽谷Grand Canyon,Arizona的南岸觀賞那雄偉的美景,會是人生的一大享受。看到那麼寬廣的壯觀,「貪眼」的想「一覽無遺」同時看到全景會是難免的,但現在你已學了「貝茲法」,一定要好好的用「拼圖」式的來看全景。

先看對岸左邊一小片事實是一大片的山壁,陽光的角度不停的在變,山壁的彩色也跟著不停的改變,或許會想多看它幾眼,然後掃描到正對岸的山頂,有著一小片很美的樹叢事實應是一片森林,再來掃描到同岸的山腰上,有一群人和驢在一條羊腸小道上走,又掃描到山谷的半空中,有架觀光的直昇機飛過來,再轉看山谷底,科羅拉多河裏的幾個皮筏。

原本景寬是十幾英哩,景深三丶四英哩,若你已養成「拼圖」式的掃描習慣,一樣會在極短的時間看到全景的,不要擔心會遺漏任何東西的。

再回到羊腸小道上的一群人和驢,或許你好奇想多看他們幾眼,也想知道他們在幹嘛,這時,你的主體目標已改成是這群人和驢,同理,也可應用「拼圖」式的看各別的人和各別的驢了。

總之,碎碎唸(這是台語,意思是:瑣瑣碎碎,不停嘮叨的說,說了長長的五個例子,你讀起來也蠻辛苦的,不過,說實在的,我打字寫文章才更辛苦的,我這麼認真,你不是也該跟著下點工夫嗎?

真的,只有在一開始學改變習慣時,會有點費時費事,依我個人的經驗,這比起養成經常不斷的「眨眼」習慣,會更加容易,只稍微注意,幾天內就會成為你的新習慣。



下面要再加上一個例子,一開始,表面上你或許會以為,這跟「眼睛與照相機」主題無關,但為避免有人誤入岐途,還是提出,讓你事先瞭解,這還是「相片」「拼圖」息息相關的。


(6) 市面上教學「速讀法」至少有兩大類,一是掃描式,另一種是「讀段」式的,後者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目十行」的能力,它的速讀效果比前者快上好幾倍。

一九八三年,有位以前的同事,那年夏天預備辭職,秋天要去哈佛讀個 MBA, 所以春天時,花了數百元美金(現在的幣值應在兩丶三千元之間)的學費,上了六個星期外加保證的課。

印象中好像是,保證速讀會增加五丶六倍吧!若學前學後考試沒達標準的話,退費一半。(哈!這在別的國家,這種保證大該行不通,因有人可能會故意考不好而要求退費)。

他所學的就是那種「一目十行」的速讀法,辭職前他也跟我們展示他的速讀能力,的確讓我們看了目瞪口呆,印象中他也告訴我們每個學員都學到了技巧,好像沒人退費。但我也必須告訴你,三丶四個月後,他的近視各增加了兩三百度。

十年前有機會又見了他一面,「一目十行」功力仍然持有,臉上已是戴著至少六丶七百度以上的眼鏡。可惜,那時本人仍未有「貝茲法」的知識,事隔多年,回想起來,現在才瞭解,為何他的視力會衰退那麼的嚴重,很簡單,就是「散視」的後果啦!


總之,不論是看一項較大的物品,或寬廣的景象,一定要學「拼圖」式的看法,千萬不要「眼貪」想要「一覽無遺」同時看到全景,這樣,不但會改善你的視力,也會維持你的好視力。



2008年5月24日 星期六

Movement - 你要看著我(續)


上篇文章裏,提到父母或老師們在教導孩子們,有關在與人面對面互動時,要求孩子們要學習養成不時的維持著「眼神接觸」「目光接觸」的好習慣,以表示對人的專注與尊重。很可悲的,幾乎可以說,所有的父母或老師們在教導時都犯了錯誤的三部曲

第一步的錯誤:教導時過分強調「當我跟你講話時,你要看著我」的教條,而沒有提出適當的配套指導,尢其似乎沒有人,曾在如何運用眼睛的事上下過功夫,結果一些較乖巧聽話的孩子們,很快的就學習到並養成愣著注視(也就是「凝視」對方眼睛的壞習慣。

漸漸的,孩子們當然也包括教導他們的大人們無形中就把「凝視」「專心」或著和「集中注意力」劃上了等號,也理所當然的將這種習慣運用到,讀書丶作功課丶用電腦丶看電視丶打電玩等等所有需要專心或注意力的事上,這種錯誤的結果,就會像上篇文章裏,第一組的小朋友們一樣,每個人都戴上了眼鏡。

第二步的錯誤:有些小孩子並不會馬上完全的理會「當我跟你講話時,你要看著我」的教導,眼睛還是不時的或偶而的東張西望,這時父母親的心裏可能已開始不太高興了,常常會加強語氣的補上一句眼睛不要亂動,這樣的教導,就更加強小孩子錯誤的認知,以為「凝視」著對方才是合乎禮貌的舉止。

第三步的錯誤:另外有些小學生,或許是較活潑丶較調皮丶較難管教,不論老師重覆多少次,「當我跟你講話時,你要看著我」或是「眼睛不要亂動」等等的提醒與教導,他們仍然是「我行我素」的不配合勸導,這時老師可真是生氣了,拉到高分貝的聲量斥責「眼」「睛」「不」「要」「動」,知道老師已經動怒了,他門會暫時的安靜短短的幾秒鐘,當老師一轉身背向他們時,不但眼睛又馬上開始東張西望的,甚至還會跟其他的同學做鬼瞼呢!

這就是上篇文章裏的第二組學生,不論他們的品行如何,他們卻是享受到不要戴眼鏡之福的一群。在這裏真正受害者仍是第一組的,他們旁觀老師對這些不乖學生「眼睛不要動」的斥責,以為「凝視」是對的關念是更加根深蒂固,往後視力度數的加深更是避免不了。

讓我們回到貝茲醫師的視力自然療法,「貝茲法」第一原則-Movement,當然也包括眼球要不時的「動」,再次重申貝茲醫所強調的,這種眼球的動作不是一般人所倡導的眼球運動,更不是「亂動」

剛剛學到貝茲三原則時, 由於印象中,貝茲醫師在他的著作裏並沒詳細著墨,有關人與人對談時,用眼的習慣該如何才是最合宜的,所以想出一套自以為聰明,而且以為可行的方法,在還未 試用於實際情況之前,就急著打電話要女兒也試試,沒想到一但運用到實際的情況,一下子就全破功了,當然,很快的也接到女兒抗議的電話,提到那方法真是不管用。

由於那套方法,對方一下子就會查覺到你的眼睛是在動來動去,甚至以為你的眼睛在「亂動」,這是明顯的表現出很不禮貌的舉止,雖然維持著貝茲的三原則,但卻無法不時的維持著「眼神接觸」「目光接觸」的禮儀,即然根本不管用,那就不再加以描述。

表面上看起來,「貝茲法」與維持「眼神接觸」的禮儀會是無法同時並存,而且會相衝突的。以下將我與女兒不約而同所想出的補救「小撇步」「撇步」是台語,就是中國普通話「妙招」丶「竅門」 的意思分享給各位,你就會明暸兩者的確是可以並肩同行而毫無衝突的。

「小撇步」是包括下列的四個步驟,當與人面對面交談時,

第一步:一開始,任選對方兩眼中的一個為目標,為了說明的方便,就假設你一開始是選對方的右眼,你的兩眼同時看著他右眼眼球的中心點,也就是說你兩眼的「匯集點」(Focus Point)是在對方右眼的瞳孔處這就是「匯視」-Centralization,而不是你的左眼看著對方的右眼,同時你的右眼卻看著對方的左眼(這就是「散視」-Diffusing)。

第二步:大約每一兩秒鐘後,輕快的「眨眼」一下,在眨眼的一煞那,你兩眼的「匯集點」同時輕快的從眼球「移到」(Shifting)對方右眼的眼白部位。

第三步:也是在大約每一兩秒鐘後,再輕快的眨眼一下,也是在「眨眼」的一煞那,你兩眼的「匯集點」同時輕快的從眼白又移回到對方的右眼眼球。每個眼球的左右各都有眼白部,你可以很有彈性的,或著只選用一邊的眼白,或著也可將兩邊的眼白輪流交換使用。

第四步: 上述第二和第三步「來回移動」(Swinging)的動作做了「一陣子」後,將你兩眼的「匯集點」從對方的右眼移到左眼,經過兩眼間的鼻樑時,目光的「匯集點」不要在鼻樑上停頓或滯留。同樣的,在對方的左眼,將第二和第三步「來回移動」的動作做上「一陣子」,再移回到對方的右眼。這樣子不停的左右眼交換,在與對方交談整段的時間裏,都應該繼續不斷的做上述「來回移動」的動作。

「小撇步」是既簡單又有效的用眼好習慣。一方面,眼睛一直維持著輕巧的動作,包括「眨眼」「來回移動」-Movement ,同時又配搭應有的 「匯視」-Centralization,兩者相輔相成,同時也帶出眼肌和眼神經「放鬆」 Relaxation 的果效,也就是說,這「小撇步」的確是做到了,貝茲醫師所倡導的視力自然療法的三原則。

另一方面,這「小撇步」也的確是做到了不時的維持著「眼神接觸」「目光接觸」的禮儀。因為,在第二和第三步的「來回移動」都是只在對方一個眼睛的眼框裏運作,再說你兩眼的「匯集點」也在對方眼球的附近,而且每一次的「移動」也都是在你眨眼的一煞那時操作的,只要動的很輕巧丶很自然的,除非對方具有極敏銳的觀察力,否則絕對是察覺不出來的。

我已尋問過至少五十位以上的友人,在沒跟他們解說「小撇步」之前,至今仍沒一人知道或察覺到,我與他們對話時,眼睛是一直不停的在動。

至於在第四步裏談到的「一陣子」,到底是有多長的時間呢?其實這也是很有彈性的,可以斟酌情況的不同而加以調整。

譬如,若事先已知道,將會只是個短短兩丶三分鐘的對話,那逗留在一個眼睛「一陣子」眨眼維持在十次上下,就可以移到另外一個眼睛,所以這「一陣子」大約是界於十五到二十秒之間。

但假若整個對話會持維十分鐘或更長的時間,那「一陣子」眨眼可相對的延伸到二丶三十次,大約是三十秒到一分鐘的時間再換眼。

總之,本文所提議的「小撇步」只要做到輕巧丶很自然的,這不但可改善你的視力,我個人也深信,由於這樣的用眼,你也跟著會展現出心曠神與人「眼神接觸」的態度,在與人的互動上,得到正面的回應也是順理成章的。

在與別人對談時,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並不會有上述四個步驟「小撇步」的用眼習慣,所以必須刻意用心的練習,一段時日的操練後,習慣成自然,漸漸的,眼目發直目不轉睛的壞習慣,也會跟著從你的用眼動作裏一一消除,那時,你視力的改善將會跟進一步的達到 「指日可待」 的情景,再也不只是一項「空中樓閣」的願景而已。

「小撇步」是本人與女兒原創的技巧與建意,歡迎轉載或引述,但請申名出處。




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貝茲自然療法三原則

貝茲療法三原則的內容其實是很簡單。貝茲醫師小心翼翼的選用三個英文字來綜合他所提倡自然療法的原則,那就是: (1)Movement(怡動),(2)Centralization(匯視),和 (3)Relaxation(放鬆)

若能充分瞭解這三個字所代表的內含,轉而培養出用眼的好習慣,漸漸的你就會除去因 「眼目發直」「目不轉睛」 等壞習慣所造成的視力衰退。

看起來只是三個簡單的字,但貝茲醫師深入淺出的論述出一套互相關聯的理論。這不是分別各自成立的三個單一的原則,而是互相息息相關並互相帶動的三合一的總原則。

也就是說,做到其中任何的一個原則就會、也要牽動到其它的兩個原則,同樣的,做到其中的任何兩個原則,也就會、也要幫你達到所剩下的第三個原則。

在還沒進入主題前,建議你下載並印列一個你自己較喜愛的 視力表,將它貼在一個合適的牆上。它的目的不是用來準確測量你視力的度數,主要的是用來測試,在學習自然療法的過程中,視力的改善並不是一直線,而是進進退退的起伏變化。長期來講,只要堅持學習,一定會往好的方向改善,但有了視力表做為參考,就會知道在每學一個原則或一個新的用眼好習慣後視力的進展。

也就是說,用視力表來做為指標,它會讓你知道那個 原則丶習慣或方法 你須多加強調或重複,每一小進步就會帶給你無限的鼓舞,更會刺激你繼續學習下去的意願。首先選一個你最常坐的位子,將視力表貼在眼前的對方,距離是挑只能看清視力表最上一行或兩行就好,不要超過三行,當然底下的餘行是該看不清楚的才有意義。

學前學後視力的比較,當然是要在同樣的距離和同樣的光度下來比才準。賢哥個人最喜愛的 視力表 是長達五頁的,若你所在的空間不容許這麼長的,你可下載一頁的 視力表,在 祖國台彎 也有個 「 Magic Eyes - 改變視力的自然療法」 的教學公司,他們的網站也可下載多頁不同的 視力表 (擊點 「視力表下載」,位於網頁中間的右邊,下載後可選其中的一個印列)。

這篇文章裏,暫時先只簡略的介紹這三個字,詳細的內含會分別撰文一一申述解說。


(1) Movement:

為何貝茲醫師選用 Movement 這個字,而不用其它較通用的 Exercise,也不是 Workout 等字眼?也就是說,貝茲法所強調的,不是一般人所猜想的 「眼球運動」,也不是 「眼球鍛鍊」

台灣坊間,曾看到兩本書,或多或少都提到 「貝茲法」,可是他們又同時強調並鼓催 「眼球運動」「眼球鍛鍊」的自然療法,顯然他們並沒充分瞭解到 「貝茲法」 的真諦,因此若你要學純正的 「貝茲法」,賢哥並不推薦它們為參考書籍。

其實你若去閱讀貝茲醫師本人的著書 『沒戴眼鏡的完美視力』 (Perfect Sight Without Glasses) 和他出版的雜誌 『更佳視力』 (Better Eyesight),你就會發現他極力反對所謂的 「眼球運動」「眼球鍛鍊」

為什麼他這樣強烈的反對?

第一: 因為視力的好壞並不是只限於眼球本身功能的運用而已,貝茲醫師對 Movement 這個字有著更深的看法和不同層次的引伸,從身體上的器官,這包括 眼球丶眼皮丶頭丶頸丶肩膀和整個身體,到體內的想像和思考,甚至到體外的環境萬物都在貝茲醫師的申述範圍內。

第二: 所謂的 「眼球運動」 和 「眼球鍛鍊」 並不是一無是處,如果運用合宜,對 老花眼 也會有相當的改善,對 近視 改善的進展則是很緩慢,也可能達到事倍功半效果,對 散光 來說可能會是幾乎無效。

第三: 「運動」 和 「鍛鍊」 都會牽扯到 「用力」,一旦用力過度,就會更加繃緊和勞累帶動眼球的六條肌肉,這很可能會造成矯枉過正,甚至適得其反的結果。

前文中提到 「眼目發直」「目不轉睛」 的習慣就會造成眼肌和眼神經的長期繃緊和疲勞,漸漸的變成僵化而它們的彈性也跟著減弱,以至視力的衰退。

視力不好的人,在還沒配戴眼鏡前或所戴的眼鏡度數不夠時,大多會持有一項用眼的壞習慣,那就是用 「瞇眼」 (Squint) 來幫補視力的不足。由於 「針孔效應」 (pinhole effect) 的原故, 「瞇眼」 的確會達到一煞時較明晰的視覺。

但是 「瞇眼」 時必需使力拉緊眼肌和眼皮肌才能達到 「針孔效應」 ,長期並頻繁的 「瞇眼」 也會像經常 「眼目發直」「目不轉睛」 的情況一樣造成眼肌和眼神經的長期繃緊和疲勞而使視力衰退與惡化。

因此,常 「瞇眼」 的人希望能瞭解到,它是對視力會造成極大傷害的壞習慣,能盡早除去那種壞習慣是你邁向更佳視力的第一步。

貝茲醫師提倡以 「眨眼」 (Blink) 做為改善視力的第一個好習慣來配合第一原則 Movement。 每一個 「眨眼」 的動作,眼皮都須很 輕快丶不特別用力丶而且很自然 的關閉和彈回去。

在沒學 「貝茲法」 以前,賢哥也像一般人一樣,從來就沒特別去注意過 「 眨眼」 這件事,總覺得那是一種下意識的動作,只要眼睛乾澀或是須要時,眼皮自然會去眨它,那裏還會去管它的頻率有多少呢?

哪 「眨眼」 的動作要多頻繁,並且需眨多久才能達到療效呢?平均每一到四秒鐘就應眨一下,從早晨起來打開眼到晚上閉眼睡覺之間都應不停的 「眨眼」。記得在 「目不轉睛」 那篇文章裏的最後一句提到,一旦學會了正確的用眼好習慣,你必須做到 「Keep It All the Time and All Day Long」。還有好些有關 Movement 並且相輔相成的好習慣,會另文再與以申述。

請別輕忽 「眨眼」 的功效,回去觀看 「目不轉睛」 那篇文章裏的插圖,當你 「目不轉睛」 地注視圖中的小十字架,不到幾秒鐘,十二個圈點會只剩下到一個,但是你只要輕輕的眨一下眼,那些原已消失掉的圈點又全都浮現回來了。

希望你能儘早開始養成不停輕輕 「眨眼」 的好習慣,而不是偶而想到時才眨它幾下,這就是你學以自然療法來改善你視力的開端。


(2) Centralization(匯視):

在沒談到什麼是 「匯視」 之前,先來談談我們人眼睛的視野,每一個眼睛往前觀看,扇型的左右伸展開大約有 145度 的視野,兩眼合起來大約有 170度 的視野,其中兩眼視野重疊的部分大約有 120度

貝茲醫師發覺到,嬰兒丶小孩子丶青少年人 以及(尤其視力不好的)成年人對這 170度 視野運用的方式和習慣是不太一樣的。詳細的內容等以後再另文來述說。

這裡所要提示的就是一般視力不好的人,大多已失去像嬰兒或小孩子原先從小學來的 「匯視」 能力與俱有的好習慣。與 「匯視」 相反的壞習慣就是 「散視」 (Diffuse Vision),只要你的視力不好,或多或少你就是有 「散視」 的壞習慣,視力越差的 「散視」 的惡習也越嚴重,只是你自己沒察覺到而已。

那什麼是 「匯視」 呢?簡單的說就是兩眼須同時看一個 「點」,兩眼的視力隨時都須焦集 (Focus) 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然後在仍然維持著 「匯視」 的狀況下兩眼同時 「掃描」 更大的範圍,而不是兩眼同時分開看兩個不同的範圍 (這後者就是散視)。上段有關 Movement(怡動) 裏除了 「眨眼」 外,「掃描」 (Sketching)也是多種好習慣中的一種。

為何貝茲醫師選用 Centralization (匯視) 這個字而不用其它較通用的 Focus, AttentionConcentration 等字眼? 因為這三個字或多或少都隱藏著須外加使力的意含,而 「匯視」 則是很中性,很自然並且很 「放鬆」 的字眼。

『10/31/2008加註:貝茲醫師原先的用字是 Central Fixation,據賢哥所知,較純或較正統的 「貝茲法」 老師們,為了避免有人誤會貝茲醫師原先的用意,大多已改用 Centralization 這個字。 以後會有篇專講 「匯視」 的文章時,再來詳談這個議題。

只要有任何字牽扯到須外加使力的習慣,都會造成眼肌的長期繃緊和疲勞,漸漸的變成僵化而它們的彈性也跟著減弱,以至視力的衰退。

舉兩個例子,你就會明白什麼是「散視」而什麼是「匯視」。在台北的捷運的車箱門口的上框,都貼有 「關門時勿強行進出」 的警告標語。試想你是怎麼看這個標語的?

賢哥在沒學 「貝茲法」 以前,都是用左眼看左半邊的 「關門時勿」,而用右眼同時看右半邊 「強行進出」,整個標語是 左右眼分工合作,一氣呵成!一下子就同時看入眼裏,反正是戴了眼鏡,看了既清晰又輕快,從來也沒覺得這種用眼的方法有什麼不對?

但貝茲醫師認為這就是 「散視」 的壞習慣,一次兩次這樣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經年累月的如此用眼,是造成眼視力衰退的重大原因之一。現在賢哥已改成兩眼同時一次只看一個字,從左到右逐一的快速 「掃描」過去,這就是「匯視」 又加 「怡動」 啦!

沒有錯,剛開始學習改成這種用眼方式時,整個的閱讀速度會極速下降,但習慣後,「掃描」 的速度會漸漸的提昇,一段時日後閱讀速度也會趕上先前的。

另外,假設你身處在一漆黑夜晚的環境,就算你仍是有 170度 的視野,仍然必需用手電筒的照明才能看見,雖然你只需手提一支手電筒即可照明,但假設你再也不是手上拿著一支手電筒,而是每個眼都有一束的細光像手電筒一般的照出去,兩個光束同時焦聚在每一點你要看的物件上,若要看不同的物件,兩個光束的焦聚同時 「怡動」 和 「掃描」,這也是 「匯視」又加 「怡動」 了!


當然在這漆黑夜晚的環境,你能很容昜的想像到和做到 「匯視」,但是若把你已瞭解的這 「匯視」 的關念挪移到光天化日下的環境,你是否仍然能維持這 「匯視」 的新用眼好習慣呢?

強大的日光當然蓋過這兩個光束,何況這光束還只是想像中存有的,有著 170度 餘光的視野存在,要有相當的耐心,堅持,和意志才能學好並成為你新用眼好習慣。


(3) Relaxation(放鬆):

身心緊張疲憊無法放鬆是現代人的常態,頸筋堅硬丶肩膀疼痛丶眼睛疲勞丶視力模糊 似乎無法避免,追根就底不能或不知如何放鬆是一大原因。一些社會上或網路上流傳的柔軟操或伸展操,譬如: 練功十八法,都是相當好的途徑來學習如何放鬆,但這已超出本文的主題,所以不再加以申述。

適度休息可以放鬆眼肌和眼神經,因而可以減緩眼睛過勞的情況,進而更可以改善視力,是一般人所認為的,尤其 「不要過度用眼」 更是主流眼科醫學所強調的,但貝茲醫師一百年前就已否定了這種看法。

若這種看法是絕對正確而且有效的話,那睡覺應是最高程度的休息,每一個人早晨起來應是一天裏視力最好的時候,事實並不一定是這樣的,他早已發現到所謂 適度的休息並非以時間的長短來定奪的,而是以休息方式是不是合宜?才能確定眼肌和眼神經,是否也能得到相對的放鬆。

主流眼科醫學 也喜愛強調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會造成眼睛過勞,因而使 近視 加深,貝茲醫師一百年前也已否定了這種看法,自已過去幾年的經驗,也見証了貝茲醫師的論述才是正確的。

用眼時間長短不是唯一的因素來決定用眼是否過勞,用眼的方式和習慣是不是合宜才是最重要的

過去的十三年,賢哥每天花在電腦前的時間 平均是至少十二小時以上,長達 十五丶六小時 的日子也不少。沒錯!在沒學 「貝茲法」 以前的十年多,賢哥的視力的確是一直在惡化,可是這兩年花在電腦前的時間並沒減少,但視力則是像序篇裏敘述的有了大幅度的進步。

在此只集中略談貝茲醫師所倡導的,第一是 「慢的深呼吸」,第二是 「掌療」。兩者若各做得正確而且學到如何互相配達合宜,這將是 最有效的方法以放鬆疲憊的眼肌和眼神經

由於 「掌療」 需較長的文字才能述說明白,改日再專文來報導,現在只能鼓勵你常常做深呼吸越慢越好,一有機會就作,每天作越多次越好,同時加上時時的輕眨眼皮,這就讓你進入 「貝茲法」 的初階了。




【 11/12/2015 加註 】

1:  本篇文章前段曾提到 『……賢哥個人最喜愛的 視力表 是長達五頁的,……』,只要點擊 “視力表” 三字就會帶入到該視力表的連結網頁,當然就可印列出 三吋半的大 E 字。

2: 為了提昇掃描 大 E 字的功效,掃描七吋的較適宜

如果下載這大 E 字有問題的話,請留言告知。

【 結束加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