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眼睛與照相機(6)


假若你看到這篇文章,是經由搜索網路,或由我的部落格以外的直接連結進來的,請能暫停,不要繼續讀下一段以後的文章。而應該回到眼睛與照相機(1),從頭讀起,若能將這一系列,有關「眼睛與照相機」的前面四篇文章都先讀過,尤其眼睛與照相機(4)眼睛與照相機(5)更是不可錯過,否則以下內容,對你想以自然療法改善視力的用意上,無法達到最高的效果。


「眼睛與照相機」異比的應用:

(III)「先筆後墨,改善視力」

若有興趣想知道「先筆後墨」的連結內容,請等到全文讀完後再回來擊打它,這也可在本部落格主題以外,讓你學到些「題外話」的常識,那就是學畫中國國畫的原則之一。

另外,在沒進入說明前,請你重新看,兩篇前眼睛與照相機(4)結束前的那幅插圖,同時,也再問同一個問題:假若在不能讓別人看到這個插圖的情況下,你將如何用你自已的講法,說出你到底看到了什麼?

看此圖後,請暫時停頓一下,等想好答案後,再繼續讀圖後的文章。




上述的問題裏是包含著兩小題,首先你到底看到了什麼?,另一半是如何跟他人講你看到的內容?

其實我更急著想要知道的是「你是『怎樣看』這幅圖的?」「看對方法」比「看出內容」來的重要「看對方法」,表示你無形中已學到了「貝茲法」,視力改善已是指日可待!

反之,若能「看出內容」,但卻用錯方法,我擔心你視力的改善,可能會是遙遙無期,除非你好好重新讀這一系列的文章,更認真的學「貝茲法」該有的知識。

如果在兩篇前眼睛與照相機(4)結尾時,只靠著那篇文裏的(I)練習看「E」字:素描輪廓 裏的一些說明,加上以前零零星星提過的資訊,你就已能夠「看對方法」我要恭喜你,相信等到以後一篇球員兼裁判-你的視力已在改善中的文章裏,你一定可測出你近來的視力,確確實實的在進步中,只是你還不懂得如何察覺它吧!

如果,你是讀完上一篇眼睛與照相機(5)裏的(II)拼圖遊戲與用眼習慣文章後,在第二次才「看對方法」的話,我也要恭喜你,相信你基本上已學會「貝茲法」該具有的資訊,改善視力也會很快就實現了。

萬一你兩次都看錯方法的話,一方面,我會很氣餒,過去一段時日,沒暝沒日寫文章,可能是白費我的精神和時間,另一方面,你不會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吧?

雖然「貝茲法」的原則是很淺顯的學問,但對視力衰退的人來講,都是很「陌生」的常識,若不用心學習,再簡單的方法,可能對你也是無效的。

『怎樣看』才合乎「貝茲法」呢?首先讓我說什麼是錯的看法!特意將長方型畫大,讓它幾乎與版面同寬,如果你第一次的反應是,左眼看左半部,同時,右眼看右半部,真會讓我氣炸!到現在仍不知基本的「匯視」嗎?

哇哩咧!這就是完完全全的「散視」,這也是這一系列「眼睛與照相機」裏講的,一眼望出去,想同時看整面的圖像,是照相的方式,也就是造成你視力衰退的緣由。


已特意將長方型的外框畫得粗粗的,也特意塗的黑黑的,這已算夠明確的暗示了吧!

另外在兩篇前眼睛與照相機(4)裏,該注意的事項如下:……(8)隨時集中注意視力的焦點,是在黑白分明的輪廓線上,而不是在字體上。也已提示了,要看一個大物件時,『怎樣看』才合乎「貝茲法」呢?

首先就是要好好的素描輪廓,尤其,黑白分明的輪廓線上更該如此。再來就是把較大的景物,分成「拼圖」來看。如果一個大圖裏,存有明確各別小物體的話,那「拼圖」時的每小塊,自然會很容易選擇。

但萬一沒有時,那怎麼辦?那就自己主動的,在你的腦裏想像,把整圖大約的分塊,然後將每塊分別來素描。總之,學到這理,你也該知道萬萬不可想要「一覽無遺」同時看到整圖。

以這個長方型來當例子(其實也適用於任何其它情況),若只垂直的分成四大塊,每一塊是會太大(寬)了點,因而可能促成你會散視,一般而言,分成5~7片都會是很好的選擇。

每一個分塊,先輕快的在它的輪廓不論它是否實質的存在素描,然後在這分塊裏頭,一方面,左右來回掃描『Z』字型筆畫的方式,也就是英文裏所謂Zigzag的動作啦!,另一方面,素描的動作也要往下拉,這樣左右來回四五次或六七次,你就會掃完素描,同樣的,再去掃描其它的分塊。

好,現在再回去看上面那個插圖,分段掃描後,看出圖中內容的相異相同處了嗎?如果已充分學到了「貝茲三原則」,「怡動」+「匯視」+「放鬆」,你會很輕易的看出,左右兩半顏色深淺是不一樣的。

若還沒看出,不必失望也不必氣餒,這圖的設計上雖是很簡單,而且也不具什麼太深的學問,故意把左右色彩弄的很接近,卻是有著雙層的用意,不但特意要測驗你學「貝茲法」,進展到怎樣的程度,而且也用來彰顯,這一系列「眼睛與照相機」異比的用意。

另外有兩種方式,當然仍是遵循貝茲三原則,也能輕易看出左右顏色的差異。第一,還是像上面已說過的,只是在中間部份作掃描時,左右掃描的距離縮短,往下移動的幅度也跟著縮小,也就是次數增加十來次以上,如此仔細的掃描,清晰度會略為增加。第二,不必再作掃描,而是將上半身,當然也包括頭在內,左右加上前後,稍稍的來回輕晃幾下,一切就明顯了。

哇哩咧!左右兩片顏色差異雖是微小,也能輕易的看出和明辨,這若不是「視力改善」,是什麼呢?「貝茲三原則」的實際應用,再也沒有比這更簡單的舉例說明了。

一般人在看不清小東西時,譬如一些小字或小針孔等,怎麼辦?很簡單,就是用照相的原則,兩眼瞪著目標,動都不敢動,可能也使盡眼力,甚至,外加最不好的的用眼壞習慣「瞇眼」,沒錯,或許短暫可看清,但這種用眼方法,卻造成長期視力衰退,值得嗎?

「貝茲三原則」剛好完全相反,放鬆眼睛,在目標附近來回掃描(怡動),善用最有清晰度「中心窩」的視力(匯視),一旦養成這種用眼好習慣後,不但是一時會更加看的清晰,長期的視力也會更加改善,何不試試呢?

相反的,一般人在看大目標時,也有「眼貪」的壞習慣,總是下意識的會想「一覽無遺」看到整個東西,再次,這就是用照相的原則,一般人也不會瞭解,這種看法就是「散視」,不但不會看清所有該可看見的東西,反而造成長期視力衰退,值得嗎?

「貝茲三原則」也是剛好完全相反,強調先素描大項東西的輪廓,再仔細的掃描內容,這樣不但才能看的更多的實質內容,長期的視力也會更加改善,何不試試呢?

真的先素描大項東西的輪廓,有那麼重要和差別嗎?上面的插圖,左右兩半部的交界,雖沒有實際的輪廓界線,一方面靠你仔細的掃描,另一方面靠你的想像,心裏產生了無形界線的幫助,因而可讓你,更加明確的看出左右兩半的不同,別忘記!「貝茲法」裏腦的想像力,是造成好視力不可缺的一環。

這種說法,若仍不能說服你的話,我們馬上來做個簡單的實驗,讓你深深體驗「貝茲法」不是「無稽之談」,更不是主流西醫常說的……目前沒有充足的研究結果顯示……還沒有公認有效 ……」 以後再告訴你,這說法的出處,也就是「毫無科學証據」的說法啦!

下面小實驗的前提,是假設你已能看出左右顏色不同,若還看不出,下面另有一插圖,左右顏色差別比上一個圖強些,應會有幫助的。

很簡單,拿一隻筆,將圖中間的垂直部分蓋住,雖然原本只是無形的分界,一旦連這無形的分界輪廓被拿走時,你還能看清左右兩邊顏色的不同嗎?這就讓你瞭解,有無輪廓的幫助,在你是否能看清東西,佔有多大的關係了






「後註」:上面所貼的圖是出自我小弟的手筆,但原先主意的資料來源, 是引用「重新學習看」("Relearning to See" by Thomas R. Quackenbush)132133頁間的「Plate 12. The Edge」。不過,在長達520頁的書裏,Quackenbush 只是輕描淡寫,用了一段話,約佔1/8的頁數,述說了素描輪廓的重要性。這連續三篇的內容,大多是本人,對「貝茲法」的瞭解與心得,原創性的再加以延伸,希望沒有造成畫蛇添足的反效果。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眼睛與照相機(5)


「眼睛與照相機」異比的應用:

(II)拼圖遊戲與用眼習慣:

前面幾篇文章裏已多處提過,照相機的原理和功能,可以在同一時刻裏,照出整張處處清晰的相片但人的視力,受視網膜結構的限制,不可能在同一時刻,清晰的看到兩個不同的地方。
所以再次強調,把「眼睛與照相機」類比的說法是不倫不類的,瞭解「眼睛與照相機」異比的真諦後,因而願意跟隨改變用眼習慣,當然也會得到視力改善的成果。

唯一能讓大腦覺得你是全面的看清眼前的景像,就是憑「拼圖」的方式而獲得的。因為有著CTM的功能與效應,不必擔心「拼圖」式的看法,會造成所看的景像是枝離破碎的。

一向視力好的人,不見得會有明確的「拼圖」式的看法,但他們大多有掃描眼前景物的好習慣,也會有隨時匯視的好習慣,所以對他們來講,是否有「拼圖」式的看法,並不是重要的議題。

反之,視力衰退的人,就是因長期持有用眼的壞習慣,又受「眼睛與照相機」類比說法的影響,可能是下意識的,也可能有意的,兩眼望出去,就想同時看清一切,結果就養成「散視」的壞習慣。

「散視」是項很不自然的動作,會加重眼肌和眼神經的疲勞,這疲勞的後果就是視力更加衰退。一旦視力衰退,下意識裏,就會想更使力用眼,以為可幫助視力。如此惡性循環,長期下來的惡果就如主流西醫常講的,視力衰退是條「不歸路」

但你不必舉白旗向這種「不歸路」的說法投降,只要肯開始學習「拼圖」式的看法,很快的,你就會除去「散視」的壞習慣。由於你的視力不好,非常可能,你並沒有「匯視」的好習慣,一直持有「散視」壞習慣而不自知。

若想學習「拼圖」式的看法,須要有些調整,而不是一蹴可幾的。一旦學成後,你就不須再刻意的用「拼圖」看法,因那時你很可能已會下意識的,掃描眼前的景像,「散視」就成為過去式,而「匯視」卻成為很自然的用眼方式。

一歲左右的幼兒,玩的是5~7片的「拼圖」玩具,五丶六歲的小孩可以輕易玩上20~30片的「拼圖」,到了已是退休年紀的人,一千片「拼圖」常常還覺的不過癮的,有時還想買盒裝有兩三千片的呢!不過請放心!這裏所講的「拼圖」遊戲玩具,由少數的幾片上昇到數千片,只是在解釋學習過程而已。

「拼圖」方式的用眼習慣,重點是把想要看的整體景像,分開成一片一片的看,片數的多少並不是重點。不要「貪眼」的想「一覽無遺」同時看到全景,再次提醒,這就是照相機的功能與方式。

每當看其中的一片時,一定要記得兩眼視力匯集的「匯視」,從一片「怡動」到另一片時,記得頭也很輕鬆,很自然的(放鬆)跟著「怡動」,不要只動眼不動頭。

有些人或許會擔心,這種以片段「拼圖」式的看法,是否會常漏看了些真想看到的東西嗎?在剛開始學它時,由於用法還仍有點生疏,漏看了些東西在所難免,但短短的幾天後,習慣了新用眼方法後,卻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因為另有CTM的加持功效,不但不會漏看,反而所看到的比會以前更加清晰。

讀了下列的一些實際例子,希望你能舉一反三,將「拼圖」法,融入你平時的用眼好習慣,不但可幫你改善視力,達到改善後,也更可幫你維持你的好視力。


(1)「見樹不見林」接下來的一句是「見近不見遠」,是我們常用來嘲笑人,可能心胸狹隘,只會陷入細節,沒有宏觀,不能洞視大局,是不值得被誇的性格與作法。

但是照著這篇文章所強調的「拼圖」用眼方式,是與「見林才見樹」相反的。唯有「先見樹再見林」才能達到見樹又見林的好視力。

(2)重複貝茲自然療法三原則裏曾提過的例子,台北捷運車箱門框上的標語「車門關閉時,勿強行進出」,兩眼望過去,千萬不要同時看整條的標語,應該以「拼圖」式,化整為零才能見樹又見林,也就是輕快(放鬆)掃描(Swing-怡動)「匯視」每個字而成,這樣,你就充分的應用了「貝茲法三原則」了。

(3)當你走進一房間,看到一座個人用的沙發椅,不要一次同時看整個椅子,先掃描椅背,然後左手把,左椅腳,繞到右椅腳,再上右手把,再到椅座。

請別以為這樣作很無聊很費事,不會的,一旦「拼圖」式的掃描養成習慣後,一切都會變的很輕快,且是下意識的習慣舉動。想到,這種用眼習慣的改變,會改善你的視力,就耐心的好好學它吧!

(4)在街上行走時,有人迎面走過來,不要一次看整個人,而要先看他的頭髮若還有的話,再看臉,接著脖子,然後胸部,肚和腰,再來臀部,大腿,小腿,最後是腳和鞋子,這就是「拼圖」式的原則看人。

記住哦!這只是「原則」,若你傻到全本一字不漏的照抄,挨了揍可別怪我!
當然,前面那個人若是與你同一個方向,背對著你往前走,應用上述「拼圖」式的原則,應是不傷大雅的。

(5)若有機會站在大峽谷Grand Canyon,Arizona的南岸觀賞那雄偉的美景,會是人生的一大享受。看到那麼寬廣的壯觀,「貪眼」的想「一覽無遺」同時看到全景會是難免的,但現在你已學了「貝茲法」,一定要好好的用「拼圖」式的來看全景。

先看對岸左邊一小片事實是一大片的山壁,陽光的角度不停的在變,山壁的彩色也跟著不停的改變,或許會想多看它幾眼,然後掃描到正對岸的山頂,有著一小片很美的樹叢事實應是一片森林,再來掃描到同岸的山腰上,有一群人和驢在一條羊腸小道上走,又掃描到山谷的半空中,有架觀光的直昇機飛過來,再轉看山谷底,科羅拉多河裏的幾個皮筏。

原本景寬是十幾英哩,景深三丶四英哩,若你已養成「拼圖」式的掃描習慣,一樣會在極短的時間看到全景的,不要擔心會遺漏任何東西的。

再回到羊腸小道上的一群人和驢,或許你好奇想多看他們幾眼,也想知道他們在幹嘛,這時,你的主體目標已改成是這群人和驢,同理,也可應用「拼圖」式的看各別的人和各別的驢了。

總之,碎碎唸(這是台語,意思是:瑣瑣碎碎,不停嘮叨的說,說了長長的五個例子,你讀起來也蠻辛苦的,不過,說實在的,我打字寫文章才更辛苦的,我這麼認真,你不是也該跟著下點工夫嗎?

真的,只有在一開始學改變習慣時,會有點費時費事,依我個人的經驗,這比起養成經常不斷的「眨眼」習慣,會更加容易,只稍微注意,幾天內就會成為你的新習慣。



下面要再加上一個例子,一開始,表面上你或許會以為,這跟「眼睛與照相機」主題無關,但為避免有人誤入岐途,還是提出,讓你事先瞭解,這還是「相片」「拼圖」息息相關的。


(6) 市面上教學「速讀法」至少有兩大類,一是掃描式,另一種是「讀段」式的,後者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目十行」的能力,它的速讀效果比前者快上好幾倍。

一九八三年,有位以前的同事,那年夏天預備辭職,秋天要去哈佛讀個 MBA, 所以春天時,花了數百元美金(現在的幣值應在兩丶三千元之間)的學費,上了六個星期外加保證的課。

印象中好像是,保證速讀會增加五丶六倍吧!若學前學後考試沒達標準的話,退費一半。(哈!這在別的國家,這種保證大該行不通,因有人可能會故意考不好而要求退費)。

他所學的就是那種「一目十行」的速讀法,辭職前他也跟我們展示他的速讀能力,的確讓我們看了目瞪口呆,印象中他也告訴我們每個學員都學到了技巧,好像沒人退費。但我也必須告訴你,三丶四個月後,他的近視各增加了兩三百度。

十年前有機會又見了他一面,「一目十行」功力仍然持有,臉上已是戴著至少六丶七百度以上的眼鏡。可惜,那時本人仍未有「貝茲法」的知識,事隔多年,回想起來,現在才瞭解,為何他的視力會衰退那麼的嚴重,很簡單,就是「散視」的後果啦!


總之,不論是看一項較大的物品,或寬廣的景象,一定要學「拼圖」式的看法,千萬不要「眼貪」想要「一覽無遺」同時看到全景,這樣,不但會改善你的視力,也會維持你的好視力。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眼睛與照相機(4)


上篇眼睛與照相機(3)裏所提的問題,……那就是: 照相機以1/200秒的快門速度照出的相片,和人單眼在1/200秒內看同一景像的結果,兩者相比,相似的是什麼?相異的又是什麼? 或者把『…… 問題,改成1/8000秒的比較,你的答案會一樣嗎?

由於時間一直往前走,而人是有生命的有機體,眼的視覺感光細胞的新陳代謝也一直在進行,當然無法很準確的,補捉到一瞬間裏視網膜所看到的實際內容。但從視網膜的結構上,我大膽的猜想,一瞬間裏視網膜所看到的,很可能就像那大半個排球一樣,只有那橡膠加氣閥(黃斑部)的部位是彩色明亮,打氣針孔(中心窩)的彩色是更加鮮艷,其餘的部位全只是灰階明暗的。

那怎麼會?一眼看出去時,還是一片彩色呢?現在把以前,我曾埋下的伏筆全攤在一起,或許可以幫助你的想像力。首先,記得目不轉睛那一篇文裏的插圖嗎?如果「凝視」圖中的小十字架幾秒鐘後,你的視覺暫時只能看到一個圈點在跑,當你的身體,不論那個部位,只要稍微一動,十二個圈點全都回來了。

由於有上篇 眼睛與照相機(3) 裏所提的CTM,所以當你一眼看出去時,你或許以為你馬上只看一個定點,事實上,一眼望過去的過程,已經掃描了(這掃描也是「怡動」的一種)不少眼前的景物,結果看到的是「拼圖」,只是自己不察覺而已。

這幾篇「眼睛與照相機」文章的總結論是,第一,相片要照的清晰,相機必須靜止不動; 視力剛好相反,眼睛要動才能看的清楚,這就是「怡動」第二,相片可以一次同時,照出整張有一樣的清晰度; 眼睛的功能正好相反,是靠一點一點的清晰,然後拼圖式輕快的整合,讓我們的視覺,獲得整體性清晰的感覺,這就是「匯視」加上「怡動」的果效。第三,照相時,相機在手上須握的緊緊的,才能有前兩項照片的成果; 眼睛的操作的確不同於相機,必須具有「放鬆」的配合,才能把「怡動」「匯視」作的合宜,以達好視力的結果。

所以,硬是要把「眼睛與照相機」類比,從「貝茲法」改善視力的觀點來講,這種比法的確是不倫不類的,後果就是須繼續戴眼鏡,才能解決視力衰退的現象。接受「眼睛與照相機」異比,摒棄效法類比而有的用眼好習慣,充分學習利用「貝茲三原則,改變用眼的習慣,那視力改善將會是自然的結果。

有一篇光與視覺的文章值得參考,該作者是從較「專業」的口氣著筆,一些有關眼睛的知識,有著更詳細的說明,不過,提醒讀者注意的,有關視力,視覺和「眼睛對焦」該作者的用詞是「調節」等,該文是從主流醫學的觀點寫的。

就醫學來講,本人是外行人,連著幾篇寫些有關眼睛的文章,不是故意在班門弄斧,而是想講些「貝茲法」的背景資料,最主要的用意是想幫助讀者,能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更加瞭解貝茲三原則的來龍去脈,進而能改善視力。下面所要談的,就是如何應用這四篇裏所提到的,也如何融入「貝茲三原則」


「眼睛與照相機」異比的應用:

下列的這些應用,適用於單眼也適用於雙眼,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用雙眼時,兩眼所看的要對焦,也就是要雙眼同時看一點。

(I)練習看「E」字:素描輪廓-Sketch(i.e. 怡動-Movement)

再談視力表裏下載的視力表,最上面最大的「E」字,除非是在室外20公尺以上的距離,平常貼在室內的牆上,距離約1到6公尺同時看整個字是照相的方式,千萬不要如此,而是分開來看,這是項用來練習「匯視」最簡單的圖表工具之一。

這個「E」字照型和設計,有它特殊的含意與用途,距離60公尺,若裸視可看清它的話,就表示你有20/20的標準視力。三吋半的高度及三吋半的寬度,整個字精巧的擺置在5 x 5的格子(單位)裏作成的字體。字的每一個筆畫的寬度都是1個單位。它所有的輪廓是包含上面及底下外圍橫的輪廓各有5個單位長,左邊外圍豎直的輪廓有3個單位長,右上角和右下角豎直的外圍輪廓,還有內圍上下兩個橫的輪廓,都各有2個單位的長度,其餘剩下的全是1個單位長的。

為何要花時間,把這個「E」字的照型,說的那麼詳細呢?回顧上一篇眼睛與照相機(3)裏,有關「黃斑部」「中心窩」的說明,前者有5度的視野,而後者只有1度「E」字中間橫的一筆,它的高寬都是1個單位的長度,位置是恰恰處於25格子中心點

唯有選用含有「E」為最大字的視力表,才能達到一石二鳥的功效,一則可用來測試視力改善的進度,二則也能幫你改善「匯視」的技巧。若在20公尺以上的較遠距離,你能將這「E」25格子的部位(當然包括字的部份,也包括空間和間隔的部份) 都有一樣的明亮和清晰度的話,就表示你將「匯視」的習慣和能力,已學到唯妙唯肖,視力完全恢復已離你不遠了。

早晚各花兩丶三分鐘,從字外圍的左上角開始,沿著字邊,順時鐘方向輕快(「怡動」+「匯視」+「放鬆」)的繞三到五圈,先是素描外圍,上邊的輪廓往右,右上角轉彎往下,左轉,開始繞內圍的輪廓,又繞到右下角的外圍,往下再左轉,沿著最下面外圍的輪廓,橫的往左素描,到了字的左下角,再直角轉上,中間又經過四個直角的小轉彎,回到原點。同樣的,也應逆時鐘的方向,繞轉素描輪廓三五圈。

該注意的事項如下:

(1)視力表貼在牆壁,調整這「E」字在你眼視線的水平面高,或略低一點。
(2)依視力,調整你與牆距離,至少須能看出「E」的輪廓,不一定要看清整個字。
(3)操練時,頭也輕輕略略跟著動,不要只動眼睛而已。
(4)單眼操練時,不要用手去摀蓋或更不可去擠閉另一眼,應戴用單眼眼罩
(5)素描時,眼睛一定要「放鬆」,不要繃緊,頸項和肩膀也要一起「放鬆」,雙腳平行分開並與肩同寬。
(6)當素描每個不同部位的輪廓時,盡可能抱持速度一致不要忽快忽慢
(7)若有弱視的人,視力較弱的那個眼,要比另一眼多作幾次
(8)隨時集中注意視力的焦點,是在黑白分明的輪廓線上,而不是在字體上。

請不要輕看這素描「E」字的功效,不但可幫助改善視力,另一方面,更可幫助視力正常的人,避免視力衰退。個人認為這項操練比所謂的「護眼操」更有效。有些「護眼操」也包括「眼球運動」在內,貝茲醫師一向堅決反對眼球運動,為何?因為只要提到運動,它難免會需要繃緊肌肉與神經,有時更需用力和使勁的,這只會連帶的傷害到眼肌和眼神經,因而造成反效果。

由於操練素描「E」字的本身是有點單調的活動,很容易讓小孩子感到無聊,不想單獨作它,所以建議幼稚園,小一或小的老師,可以把這件事編成集體的遊戲,上課前的第一件事,加上放學前的最後一件活動,每次只需時三丶五分鐘的,當然教室裏,要貼上適合他們高度,並且貼上足夠的視力表的第一頁,免得有些小朋友,須斜視才能看到「E」字。

另外在家裏,父母親也可陪孩子一起作,免得他們提不起興致,一則可幫父母親改善衰退的視力,二則幫助小朋友養成用眼的好習慣,避免往後視力開始出問題。


寫到這裡,發現文章又太長了,另兩項應用的內容等下篇,再繼續述說。下面有一個簡單的插圖,請你花幾秒鐘的時間,甚至幾分鐘去看它,看的時候要同時想件事,那就是,假若在不能讓別人看到這個插圖的情況下,你將如何用你自已的講法,說出你到底看到了什麼?一旦,你已清楚將如何述說看到了什麼,就可接下去讀,圖後的最後一小段話。








請接受我一個請求,把這一系列眼睛與照相機的文章,再重新復習,至少要把本篇再重讀一次,有了較深刻,對「眼睛與照相機」相異的印象後,第二次看了這簡單的插圖,若要你向友人述說,到底看到了什麼?兩次都會有相同一樣的說法嗎?

等到眼睛與照相機(6)結尾時,會詳細說明這個圖,實際的用意!

「後註」:上面所貼的圖是出自我小弟的手筆,但原先主意的資料來源, 是引用「重新學習看」("Relearning to See" by Thomas R. Quackenbush)132133頁間的「Plate 12. The Edge」